延边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来源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笔者负责并全程参与了延边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州可移动文物的家底,解决了我州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不清、保管状况不明,一些博物馆文物账目混乱等问题,收获成果颇丰.本文针对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其他文献
官印是古代官员行使权力的凭证,是政府最为重要的信用物之一。吉林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方元代官印品级虽然只有五品,但通过对官印信息的解读,可以加深对元代官吏制度的认知,推进对元代历史研究的进度,发掘更深的文化内涵。这一方官印作为与元代“打捕鹰房”行政机构相印证的实物资料,十分珍贵,值得学界深入探索和研究。
博物馆都有供参观者参观的展出文物.它们都具有艺术、历史、文化或经济价值,它们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见证,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文物的寿命除取决于本身的材料质地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存在的环境.所以科学地管理和保护文物,使其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责.
文物档案是关于一件文物的原始记录,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文物档案的完整性关系到文物定级和文物价值的利用.馆藏历史文献、资料也具有一定的文物属性,也应注意做好技术性保护工作.做好保护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利用、释放文物的利用价值.“保护”和“利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逐渐定型的特质和风貌,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根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的文字、艺术、风俗习惯和建筑等都属于文化形态的范畴,更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而考古学通过发掘、研究等手段发现物体的内涵。结合民族文化精神、思想、技艺、知识等抽象形态,但任何抽象形态都会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考古学就是表现物体的学科,但任何物体形态也
通过对两个地区的文化特征、类型等的分析,使看到了吉林省内以吉林市为研究对象的旧石器晚期文化与辽宁省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比对象的旧石器晚期文化之间,既存在共同点,又保有差异性。二者的年代存在相交,工业类型均为小石器工业类型,剥片技术有相似之处,故合理推测,认为可以提出吉林市范围内的旧石器文化与辽河流域范围内各遗址的文化,发展到旧石器晚期存在交流联系的可能性。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代,城市绿化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市容美丽,而且也是抵御都市化污染的重要措施.坐落在城市中不以营利为目的,全面服务于社会民众的自然博物馆,不仅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向学生及市民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好地方.因此,如何利用自然博物馆的现有条件,将植物学的科普教育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寓教于乐地在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过程中学到植物学的基本知识,也是一种先进时尚的教育理念.
笔者就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所面临的间题对其未来的发展建设提出思考,希望自然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能扬长避短、推陈出新,以更优质的展览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考古学通过研究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遗迹、遗物复原古代历史,是人类了解过去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人们对自己过去的历史和对埋藏在地下的“宝藏”充满好奇.可以说,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公众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受利益驱使的盗掘,使越来越多的考古遗产遭到人为破坏.考古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介入和社会、大众的支持.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考古遗产保护中,考古学界必须向社会阐明考古学
吉林文庙作为儒学教育重要载体的文庙,其珍贵的现实价值日益凸显,无论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深入研究东北文化、教育历史,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后的保护及利用中,不仅要将文庙作为教育遗产进行研究,探讨该儒家文化元素在传统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更要将吉林文庙合理利用起来,分析面临困境,总结经验教训,致力于发挥其教育遗产的价值,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县级博物馆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准确地分析现状、认识现状,科学地判断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走出自己的、符合当地实情的、适合自己特色的长期发展之路,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