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图分析的膏方调治疗效观察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脉图的分析方法,观察比较服用膏方前后疾病及亚健康人群的疗效。方法:根据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的43例服用膏方前后的脉图资料,中医辨证分为疾病组、亚健康组以及亚健康偏实与偏虚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膏方后大部分人自觉症状和实验检测均明显改善,其中疲劳程度和植物神经改善尤为明显。膏方调理对亚健康人群的疗效优于疾病组。对亚健康偏虚型疗效优于亚健康偏实型。结论:膏方调理更为适合亚健康人群,服用膏方后,脉象各项指标改善显著,其中疲劳程度、植物神经功能二项尤为突出,可以作为亚健康状态人群膏方调理的主要诊断指标。
其他文献
@@液滴喷雾干燥法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机械法干燥技术,能直接将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等一次性干燥成产品。是目前干燥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制药工业应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中药制剂生产配制过程中,其优势更加明显,正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液滴喷雾干燥法经过科研技术人员的多年研究和改进发展,目前已从简易的喷雾干燥发展成多功能、组合型及高效性的新的液滴喷雾干燥技术。并且
目的:50例成人肾病综合征(NS)病人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因素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分析。方法:经及时调整治疗中的不足因素,采用CAPD治疗。结果:50例病人病情得以缓解,肾功能恢复,尿蛋白明显减少(200—400mg/24小时);随访12—38月病情稳定,其中3例病人1年后失去随访再次返院预后较筹,2例转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结论:NS合并ARF经过及时纠正治疗中
分析了现有舌诊方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客观的反映人体病理信息的缺点,提出了将光谱法用于中医舌诊。利用近红外光谱具有快速无损,能在多波段内获得大量信息的特点,采集了人体舌表面的光谱数据,进行反射率归一化处理后,能客观的反映人体所携带的病理信息,再结合多种数据挖掘算法与两医得到的生理生化指标得出的疾病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舌诊光谱所蕴含的信息能揭示病因的机理。这不仅促进了中医的客观化发展,而且还使
在HSI彩色空间中,色度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不连续阶跃点,给舌图像的色度分析带来很大障碍。本文针对舌图像的色度值集中分布的区间。为了解决舌面上色度值在传统色度定义的区间上发生不连续时所造成的不便,通过将原色度空间进行平移,提出了一种适合舌像分析的色度转换公式,将阶跃点的负面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舌图像反光点的检测和修复是舌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中,基于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分类的精度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基于纹理合成算法的舌图像反光点修复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脉诊是中医诊病辨证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中医注重采用描记脉搏波的方法记录脉象,并根据老中医的脉象诊断来分析脉搏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的脉象图分析理论。同时,现代医学也依据脉搏波来进行血管顺应性等心血管功能评定的研究。中医与现代医学同样进行脉搏波的描记与分析,两者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本研究以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同时采用脉象仪与脉波仪,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脉搏波的描记,在获得子宫肌瘤患者脉搏波
传统的中医望诊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和医生经验及主观判断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偏差,并且肉眼的观察缺乏统一的判定标准。本文提出一种应用光谱法来反映舌部信息的方法,使用仪器化的手段采集舌部的光谱数据,再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找出光谱数据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将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目的。
目的:探讨以临床应用为主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途径,以求探索一条较为实用、易掌握推广,具有可操作性的客观化诊疗手段及舌诊在临床应用的体会。方法:将西医望、触、叩、听,中医望、闻、问、切七诊加上相应西医仪的检查,组合成《7+1》诊断步骤,选择非手术可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试进行中药为主论症辩治,观察。结果:所选择的病例均在两天内临床症状体征都有明显改善病痛减轻。结论:《7+1》中两医结合诊疗法,特别是舌诊具
@@颜色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颜色信息有助于处理模式识别、对对象匹配等各种任务。人体组织的颜色在医学诊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舌诊学中,舌色既是一种内部病变的敏感标志,又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区分疾病的准则。然而舌色的区分通常是由医生的视觉观察所决定的,其结果跟医生的经验与知识紧密相关,所以诊断结果中可能存在着很多的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
@@舌诊是中医学中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诊断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医舌诊克服以往非量化和主观性等缺点、进而形成自动化和客观化的诊断逐渐成为可能。舌象的颜色特征则是舌诊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相对于舌象的其它特征如纹理、形状而言,在技术上和方法上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量化识别性。舌色分析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计算机化的中医舌诊的基础,可以减少传统舌诊诊断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