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的形成及学术思想探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学术流派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33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同治年间,四川名医郑钦安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全川,《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善用附子,单刀直人,拨乱反正著称。本文简要论述了火神派的形成与继承发展情况,然后从洞明阴阳之理,凡病只辨阴阳、独重肾阳,而轻肾阴及治疗以扶阳为主等方面探析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其他文献
自2003年国家公布了对HIV/AIDS实行“四免-关怀”政策以来,HIV/AIDS的治疗、关怀和救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起来,以非法采供血为主要感染途径的河南、山西等地区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治疗关怀体系,但在新疆、云南等以静脉吸毒感染HIV为主的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治疗随访和评估工作的实际意义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总结云南省德宏州部分病人的资料,阐述治疗随访和评估的重要性为国家开展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难治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3940万人,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由于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使用,也没有找到可以根治的药物,临床如何观察病情与控制其发展,是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目前已有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检测病毒载量可作为病情观察用,但由于检测要求高,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血清sfas、β2-MG、IL-16检测在一般地区医院易于开展的且检测费用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HIV/AIDS患者在未进行ARV治疗前,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不同阶段时,发生机会性感染的频率及种类。方法:选择北京、新疆、云南、山西贫困地区在门诊及住院治疗的HIV/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机体免疫状况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衡量标准,并进行对CD4+T淋巴细胞进行分层分析,统计在机体免疫损伤的不同阶段,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频率与种类。结果:通过对上述地区212名患者进行CD
丙型肝炎是我国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ms, HCV)感染后慢性化率高达85[%] , 2O[%]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部分转变为肝癌,在欧、美国家,丙肝肝硬化已成为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丙肝的病原学诊断我国主要依靠抗HCV和HCVRNA的检测。尽管抗HCV检测试剂的不断改进,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抗HCV检测在HCV感染的早期仍存在窗口期。HCV RNA
梭状芽抱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P.)是一类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肠道疾病。其中约有5[%]的分离株含有CPE基因(clostridium perfringens entemtoxin),这种CPE阳性的C.P.分离株进入肠道后能引起食物中毒,造成人类和动物的腹泻。CPE基因仅在芽抱形成时强烈表达,其表达量可在6-8小时内达到表达总
本文应用一种正常寄生于人类及动物肠道的不产毒的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Oerfringens,C.P)作为表达载体,表达HNp27抗原。大约有5[%]的C.P含有CPE (Clostridium Oerffingens enterotoxin)基因,这种CPE阳性的C.P.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食物中毒。本文构建了含有CPE基因的pJRC200质粒,将其CPE基因的ORF删除掉,替换成H
本研究对2005年1-6月期间住院病人34例AIDS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回顾性研究。采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CD4, CD8绝对计数试剂,免疫荧光方法。对H1V抗体进行检测。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进行性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罕见肿瘤,病死率极高。1996年起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ial therapy, HAART)治疗HIV感染者,其疗效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即能持久的和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载量,保护和重建部分免疫功
R7V肽是普遍存在于HIV表面且与病毒基因型无关的共同基元。它是体内诱生中和抗体的强免疫原。人体内保护性抗-R7V的存在与HIV感染者不发展为艾滋病有关。因此,R7V肽作为疫苗的候选组分,抗-R7V ELISA试剂盒是鉴别不发展为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Non-Professor)和进行性艾滋病患者(Piogressor)的必要的工具:为临床治疗监测提供了一个辅助手段,同时也是一
本文简要介绍了张子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攻邪”学说理论的形成背景,然后又论述了其著作——《儒门事亲》的成书时间、结构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