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基因组变异因子SNP检测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为害水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长期对水稻稳产构成威胁.抗性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稻瘟病菌群体的变异,水稻品种推广后往往抗性逐步丧失.为深入了解稻瘟病菌的变异规律,有效利用抗病品种,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东北稻区的31个菌株及南方稻区的22个菌株进行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稻瘟病菌的变异因子SNP进行分析.通过与稻瘟病菌MG8参考基因组比对发现,所检测稻瘟病菌株SNP位点数量占整个基因组大小的0.2%;菌株间比对发现,南北方菌株之间的差异(SNP位点数)通常较南方或北方内部菌株间的差异大.但是也有少数菌株例外,例如,南方几个菌株与北方的菌株之间的差异(SNP位点数目)小.SNP注释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的Ka/Ks略大于1,显示稻瘟病菌受到正向选择压力的影响.SNP位点分析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稻瘟病菌的进化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于2015年小麦扬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采用近地高光谱仪对小麦白粉病单独发生区、小麦条锈病单独发生区和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混合发生区的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研究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及气候环境的影响,茎腐病在我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会议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为害严重的麦类病害.为了对其有效地监测,本研究利用支持向量机法(SVM)结合小麦条锈病潜育期冠层高光谱信息,针对不同浓度条锈菌胁迫小麦叶片,建立了不
会议
  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气传性病害,目前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病害分布型既可以揭示病害的分布格局又可以为
会议
  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明确我国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和动
会议
  客观地分析国内外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农业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平台的SCI
会议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而且近年来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严重.国内外研究表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小麦条锈菌流行生
会议
  小麦白粉病(致病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是我国主要小麦生产区流行的一种真菌病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亿亩左右.由于病原菌致病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抗病品种的抗病
会议
  小麦白粉病是由Blumeria graminis f.sp.引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我国小麦农家种对于病虫害具有较好抗性.研究小麦
会议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两种病害.该病每年频繁发生,为害损失严重,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