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扇砂砾岩的等时对比及有利相带预测--以牛心坨地区古近系为例

来源 :SPG/SEG2011年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在牛心坨地区南部构造带部署的T45井钻遇巨厚砂砾岩体,获得工业油流。普遍认为该套砂砾岩体属于沙四下段油层,牛心坨主体构造与牛心坨南部构造带可实现含油连片,但随后钻探的两口探井均未见效。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结合波阻抗反演、地质综合分析,对该区构造及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受东部边界断裂控制,牛心坨地区发育多期陡坡扇,含油层系丰富,砂砾岩体的有利相带和有效储层主要以南物源为主。T47侧钻成功,T50井与预测结果一致,有效指导了该区下步勘探。
其他文献
  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无单元法的理论及其在地震正演中的应用。无单元法的关键是脱离了单元的束缚,使得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也更为灵活。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成本方面的问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偏移成像受到地表条件复杂与地下构造高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标区反射信号弱且信噪比较低,对该类区域进行偏移成像难以获得理想结果。CRS叠加是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是海相油气储层以及西部探区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在空间分布上变化突然,规律性差,这导致地震反射波信号复杂,有效信号波场特征分析困
  在山地复杂构造地震勘探中,因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受速度陷阱的影响,构造形态在时间剖面里发生畸变,与地下实际构造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地区,采用叠前深
  本文分析总结了沙漠三维项目施工中采用的反射波风化层调查(WRS)方法,介绍了其独特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流程。该方法用单台可控震源与小折射仪或地震仪器连机采集表层数据,利
  相关分析在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系数作为检验数据相关性的衡量尺度也得到了很好应用。作者曾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发表文章中提出“利用相关系数法优选激
  高密度地震采集的特点是要对包括反射波和干扰波在内的地震波场充分采样,为此,噪声的对待策略非常重要。本文从高密度空间采样、数字检波器以及单点激发和单点接收狭义高密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主要存在地表水系及地下水系两种古水系。这两类古水系与潜山碳酸盐岩岩溶型洞缝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地下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近几年,在该地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油气勘探深入,对缝洞储层的勘探要求从
  将地层看作粘弹介质,采用粘弹介质中波场延拓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作正演模拟。根据模拟的结果,定量估计地震波经过表层,经过浅层和经过中深层各层段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