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福先生法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来源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福先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法学家,曾任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立法与法律实践活动。他是《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重要法律的主要起草人、参与人,是依法治国方略和社会上义人权理论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我国民法学和经济法学研究领域的泰斗。特依据跟先生的交谈、读先生的论著而将先生的法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作出概括。
其他文献
  民事裁判规范是法官对案件进行裁判的规范。民事法律裁判规范的准确判断是法律得以正确适用的基础。民法中不是所有的行为规范均为裁判规范,也不是所有的裁判规范均为行为
  在中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立法确认过程,就是中国民法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历史过程,也是民法挣脱公法的束缚争取其独立地位的过程,而1986年《民法通则》在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
会议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1970~1994年传染病,死因及家庭卫生服务及健康调查资料分析,揭示了山东省城、乡居民自七十年代以来疾病模式的变动趋势。近25年城乡居民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96.55%,其构成由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愈来愈高.国家针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其所面临的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如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民法为民事活动设定的主体行为标准,是民法对民事行为进行裁判的准则模式。民法依靠民事法律关系静态的法权模型,规范民事活动中主体
  现今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完全是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下进行的,不同于旧中国民法典对国外的继受及50年代对苏俄民法的理论引进,标志着中国民法的成熟。在民法典起草工作全面展
成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对人力资源质量和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疫情影响下成都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出成都人力资源协同面临着劳动
  民事权利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试图从我国民事权利的诉讼效能和诉讼外威慑力对民事权利进行区分和分类,为涵括民事权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试图在权利与债之间打通一
会议
  民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它以市场经济为土壤,以民生幸福为根本、以权利义务为核心、以契约行为为纽带、以财产支配为秩序、以利益流转为效能、以需求满足为目的,以社会
招标管理对物资采购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企业效益提供保证.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物资采购招标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