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基于API系统应用的城市小气候环境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来源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yyy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据信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API系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下载平台,这为城市小气候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API系统相关数据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各类数据利用情况.以北京市为例,在市域范围内提取和分析了气象基站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与气压,并在ArcGIS平台中进行了插值分析,得到夏季某日的气候分布特征.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叠加分析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得到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密度对温度、湿度、风速的相关性影响,以及对气压的无相关性影响.城市气候环境错综复杂,大数据平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与新思路.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在快速城镇化、气候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风景园林对小气候的调节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宜人的住区景观小气候可以影响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引导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以风景园林小气候与老年人的感受响应机理为基础,以调节小气候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途径,以营造适宜老年人生活、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的住区景观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住区景观设计对策,以期为基于风
本文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
山地城市的风环境与城市内部的温度分布、污染物扩散和舒适度密切相关.本文以山地城市重庆市新城规划为例,以CFD数值模拟为主要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基于风环境优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在大尺度范围下,首先通过综合分析冬夏季主导风条件,静风条件下的局地环流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和山水景观资源,进行了绿色廊道空间规划设计,并将新城分为不同组团.然后针对各组团的风环境特征,确定冬、夏季静风警戒区的分布位置及范围,耦合规划
在人居环境领域,声景观的概念提出较早,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光景观的概念尽管较少被提及,但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以及建筑设计中得到了非常多的应用.热景观是城市热环境领域的研究范畴,本文梳理了热感觉与声、光感觉的相互作用,结合城市气候评估对热景观进行了讨论,初步提出了热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成果应用.
城市化引起了热岛效应,城市绿色空间对热岛效应有减缓作用.由不同密度、高度、形状的建筑与不同的绿色空间构成的布局形成了城市中不同的微气候.为了确定和微气候关系最为密切的影响因子,研究以郑州市为例,在15个样点,按气象学规定的小气候测定方法,测定了4月、6月、9月和11月中各1周的温度,测定了样点的建筑高度、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三维绿量、容积率、分形维数、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同时计算了0°和45°两个方
川西林盘作为四川地区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已在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了几千年.它是川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村聚落空间,也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性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更是川西平原上所独有的农林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川西林盘与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相互调适,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环境的微气候环境.然而,近2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不仅让川西林盘的数量迅速减少,并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川西
从建筑、水体、植物三大园林要素及要素组合的空间形式等多个方面,探讨西蜀园林如何在西蜀地理及气候大环境下营造出适合四季信步游赏、驻足停歇的良好微气候小环境,总结并分析出西蜀园林所具有的围合式廊院建筑空间、集中式面域湖池空间、流动式线形水渠空间及片植特色的植物群落空间等四大典型空间类型的微气候营造经验,同时指出这些营造经验对西蜀地域园林风貌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一定影响.
本文以苏州公园和拙政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两种中国城市园林内部的景观结构,其次借助ENVI-Met数值模拟,通过空气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两个案例内部热环境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拙政园内部的景观层次丰富,水体所占面积大使得内部的空气温度平均比苏州公园内部低0.8~1.1℃,同时随着白天太阳辐射的增加,大量水体的存在使得园区内部的相对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平缓,与苏州公园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局
普者黑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丘北县中部,是喀斯特石山峰林与湿地的结合.本文应用2006年及2017年两期Landsat影像及实测数据,对普者黑自然保护区的林地、灌丛、水体、耕地、荒地、居民地的小气候进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地表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2017年Landsat的TIRS传感器接收到的热红外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与同年实测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证明由遥感影像反演出的
乔草型植物景观在西安城市不同的绿地类型应用广泛,其林下开敞的活动空间广受人们欢迎,并且在人工干扰下的西安城市,西安城市的气候环境很难形成像自然森林那样的顶级群落,相较于如今西安城市应用最多的人工乔灌草结构的植物景观,人工乔木—近自然地被结构比人工乔灌草植物群落更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本文以乔草型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乔草型植物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的关系,并在研究植物群落对城市风景园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