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瓷嵌体在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2015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瓷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 例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和磨牙要求修复的患者,制作超瓷嵌体129 件,用3M Unicem 自粘接型树脂粘接系统粘接,随访6 个月至5 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烟草浸提液(ST)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粘附于纯钛板的附着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HGFs 与不同浓度ST 共同培养2 h 和2、4、6、8 d;采用CCK-8 法测定细胞增殖及粘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
目的:比较不同骨代材料恢复和重建拔牙窝处软硬组织的能力。方法:将临床拔除前牙或前磨牙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Bio-Oss 组和羟基磷灰石组,每组20 例,比较3 组拔牙前和拔牙6 月后邻面牙槽嵴高度、牙间乳头高度和唇舌向宽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 检查后,对23 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病人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
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来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102 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46)与种植组(56),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修复,种植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
会议
目的:探讨黄金高嵌体在磨牙重度磨耗并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上颌磨牙24 颗,下颌磨牙32 颗的牙合面重度磨耗并牙本质敏感症的24名患者,平均年龄66 岁,局麻下备牙,硅橡胶取模,制作黄金高嵌体,用3M易混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或3M 小蜜蜂树脂粘接剂粘接。
目的:观察上颌后牙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 例(男19 人,女9 人),年龄平均56.8 岁的上颌后牙牙列缺损患者,术前CBCT 显示牙槽骨高度平均为4.2 mm(3.0mm-5.6 mm),局麻下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手术和植骨,并同期植入ANKYLOS 系列种植体21 颗和奥齿泰TS-Ⅲ系列种植体13 颗(共计34 颗种植体).
目的:评价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三种方法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686 位患者738 颗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经过根管治疗后,随机分别采用铸造桩核、纤维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超瓷嵌体修复等,修复后追踪时间8个月—68 个月,平均38 个月。
探讨综合医院全科口腔医学的服务和诊疗的模式。对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和口腔医院专科医生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综合医院全科口腔医学的服务模式和诊疗模式进行了概述,提出了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整体医学观思维服务模式和椅旁口腔卫生宣教的服务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多学科综合性治疗的口腔全科医生;形成多学科综合性治疗的专科技术;口腔专科与全科思维相结合模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为患者进行口腔全程医疗服务,真正发挥
目的:探讨活动矫治器在安氏Ⅱ类二分类成人患者下前牙重度磨耗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以解决安氏Ⅱ类二分类患者前牙重度磨耗因无间隙而无法修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