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IFN-γ、IL-2、IL-4、IL-10的关系研究

来源 :200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79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以探求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 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SLE分为五种证型,选择常见的四种证型即气血热盛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滞血瘀肝郁型和脾肾阳虚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不同证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2、IL-4、IL-10水平的差异。 结果:SLE患者血清IFN-γ、IL-4、IL-10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明显升高(IL-2降低),(P<0.01);IFN-γ、1L-4、IL-10的浓度从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到气滞血瘀肝郁型依次递减(IL-2为递增),其中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与气阴两虚血瘀型和气滞血瘀肝郁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高浓度的血清IFN-γ、IL-4、IL-10(或低浓度IL-2)水平可作为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辨证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临床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临床专门学科,教学内容多、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寻找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优化对不同中药联合溶栓保护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血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肌肉组织具有自己的前体细胞,因此,当发生一系列损伤如创伤、炎症、变性病及消耗性疾病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临床观察发现,丧失肌力和肌容积的肌肉不能完全恢复,加之缺乏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包涵体肌炎3种主要类型。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的有力手段,由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异质性、复杂性和病程的迁延性,临
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此类患者逐渐增多。本研究总结了2004年9月~2008年4月治疗老年性DLS患者6
本文介绍了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包括: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γ辅照灭菌法。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
目的:对冷冻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冷冻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现象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分析50例冷冻消融术治疗AVNRT患者。对其中在冷冻标测
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民间应用普遍,在历代本草中都有记载。这些植物多数为叶对生,往往四枚集于枝顶,因而常有“四块瓦”、“四大天王”、“四大金刚”、“
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环境的影响较大,良好的生长环境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首要条件。如果药材生长的环境受到污染,就会直接对药材的生长造成影响,通过水体、土壤和大气等转移或残留于
苍术味辛性温,专入脾胃,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之功,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久,用于脘腹胀痛、湿阻脾胃、泄泻、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证。此外,《本草纲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