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的手术策略治疗膝多韧带损伤的结果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膝关节多韧带损伤通常是指4个主要韧带中至少2个断裂.对此损伤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仍有争议.[目的]观察基于个性化治疗原则的三种手术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2例急性期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分别接受以下三种手术治疗策略.(1)一期手术:12患者手术修复重建所有损伤的韧带结构.(2)分期手术:11例患者分两期分别修复关节外(EA)韧带,重建关节内韧带.(3)EA修复:9名患者仅修复EA韧带.[结果]平均随访34.7±12.1个月.32例患者膝关节稳定性(P<0.01),Lysholm评分(P<0.01),和IKDC(P<0.01)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下肢力线与正常步态,无膝关节内、外突畸形.三组间比较,一期组和EA修复组之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的两项亚分一期组和EA修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个性化治疗原则的三种手术策略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然而,对年轻且活动量大的患者采用关节外与关节内联合修复或重建是更合理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疗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常规基础康复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及联合治疗组.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组则辅以股四头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以肌电生物反馈及减重平板训练辅助康复.治疗8周后,记录各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值,并加以对比;计算静息和主动
目的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4 年共收治的16 例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本组病例中,直肠癌9 例,结肠癌7 例.平均63.6岁,术中距回肠末端约20c m 处行回肠造口,远端暂关闭,近端造口于右下腹,待Ⅱ期行造口还纳.
目的 系统性炎症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包括肿瘤的发生、促进、侵袭和转移,结直肠癌也不例外,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慢性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肛管引流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共3 年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 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研究组50 例在手术结束后,将肛管一端放置在吻合口上方5cm 左右位置,固定于肛周皮肤上以防止脱落,对照组40 例不放置肛管引流。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上段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股骨上段骨转移瘤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髋臼受累者不入组,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分组为关节置换组和髓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为瘤段切除关节置换,髓内固定组为肿瘤刮除髓内固定骨水泥植入,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疾病进展情况,重点评价围手术
目的 将探讨家庭访视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直肠癌肠造口术是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病人需终身携带肠造,其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由于将排便出口移至腹部,容易造成病人自尊心受损和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因而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为了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对出院后的造口病人实施家庭访视,探讨家庭访视是否能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中DTL 核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DTL 核蛋白在大肠癌以及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DTL 核蛋白在大肠癌与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参数以及大肠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国内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研究现状 方法 问卷调查:1.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2.晚期癌症患者需求评估问卷(Advanced Cancer patient Needs Questionnaire,AC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