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曾文水庫集水區不同時間崩塌地之土壤碳存量

来源 :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台湾南部曾文水库集水区上游,探讨一崩塌时间序列上土壤有机碳存量及土壤有机碳回复速率.选定崩塌地年份为1963、1974、1989、2004及2009年,于各崩塌地上采集五个土壤剖面及收集地上部凋落物.每个土壤剖面采集0-10公分、10-30公分、30-50公分及50-100公分之土样以分析有机碳含量、总体密度及含石量,而枯枝落叶则分析总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崩塌地间之土壤有机碳储存量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碳存量于2009年崩塌地最低,为0.3kg C30cm-1m-2;而以1963年崩塌地最高,在不同深度之碳储存量分别为3.4kg C30cm-1m-2,5.2kg C50cm-1m-2与12.2kg Cm-1m-2.土壤中的有机碳有50%集中在表土30公分内.于土壤有机碳的回复部分,2009至2004年间,碳的恢复量为3.3ton ha-1;2004至1989年为2.8ton ha-1;1989至1974年为2.0ton ha-1,而1974至1963为0.02ton ha-1,显示土壤中有机碳的回复速率成指数上升并逐渐平稳.
其他文献
为强化土石流防灾应变,水保局自2005年开始在降雨强度I=10mm/hr条件下,采总有效累积雨量R70当作土石流警戒发布标准,并以50mm为一个级距,订定各乡镇区之土石流警戒基准值.而为确保资料定期更新及提昇土石流警戒发布之准确度,2014年计画中提出3县市4乡镇区的警戒值调整建议,同时检讨参考雨量站之适用情况,对于缺乏雨量站地区,提出53处增设地点建议,并针对2005~2013年问之土石流警戒发
本研究以台湾南部高屏溪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定莫拉克风灾后发生大规模岩体滑动案例及具有岩体深层滑动潜势地共100笔,经由现地调查24笔与地形曲率分析发现,大规模岩体滑动地因长期重力作用下,局部地形产生潜变,且大部分崩塌地形剖面若非明显凸起、即有明显凹入,显示崩塌坡体为渐进式的变形乃至破壤;另外进行大规模岩体滑动类型分类,发现大规模岩体滑动主要多发生于顺向坡,其破壤类型多为单块体破壤,运动模式急遽式破壤
本研究以宜兰县码仑溪集水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最近苏拉台风(2012)降雨量、崩塌地范围、进行土砂调查分析、水理演算等,由于码仑溪集水区崩塌地已达集水区总面积5.9%,每逢台风豪大雨土砂威胁下游保全对象码仑桥及东叠、码仑两个部落安全,经由分析台风事件所产出之土砂及迳流,对讨桥及疏散之建议,同时分析模拟可采用HEC-RAS及FLO-2D搭配使用可增加分析结果之正确度,并作为评估清疏土砂成果之依据.
本计画针对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2013年10月之「莫拉克中部与东部灾区潜在大规模崩塌地区分析报告」成果,具有影响聚落安全之43处潜在大规模崩塌区位进行危险度评估,选取崩塌编号台中市-和平区-D045、南投县-仁爱乡-D028、南投县-仁爱乡-D043、台东县-达仁乡-D004、台东县-大武乡-D021进行现场调查与架设简易观测系统,各崩塌地之GPS单频站资料经解算结果,在观测期问崩塌地尚无明显位移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在山区、丘陵区建设具有水土保持和生态经济功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文章根据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就,并通过总结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划分小流域类型分类进行规划和综合治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碳汇方面的工作,而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关联性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作者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结合课题组累积的15年农户调研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县南沟流域碳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响应,以期为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林草碳汇显著增加,年碳汇增量从2523.17Mg增加至4562.
本研究透过全球唯一可控制流量现地堰塞湖溃决试验,探讨堰塞湖溢流破壤溃决机制与溃口发展之几何形状.试验前后透过3D Lidar地形测量及粒径分析来监测地形地貌之演变,透过前后测量资料套叠与分析,获得堰塞湖溃决前后河道的冲淤变化、坝体溃决模型与三维测量场域,配合全方位摄影系统分析堰塞坝溃决历程,且针对俯视与前视两视角观察溃口几何形状发展历程,提出堰塞湖溃口发展阶段.试验结果显示,透过坝体上方俯视视角分
本研究以华梵校区坡地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华梵海拔550公尺,校区设置多种监测仪器.首先根据倾斜观测管历年位移滑动资料,并结合台风之雨量资料,归纳出坡地潜在滑动安全之雨量警戒值.研究中从不同观点切入,以数值模拟与机率以及回归演算方式比较分析历年雨量与变位资料,整理出雨量警戒门槛值,其结果显示彼此大致吻合.而后再依据自动水位量测资料,整理出地下水位与雨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若能减少地下水位高度则能减少
本研究针对高雄市杉林区新庄聚落狮子山大规模崩塌进行现地调查及崩塌运移模拟,以提供初步防灾应变之参考依据.该崩塌地面积约10.3公顷,崩塌边界最高高程为418公尺,最低高程为210公尺,平面距离为520公尺,坡址距离保全住户仅有230公尺.根据基本资料结果,坡度较陡之区位分布于近棱线侧及坡趾处,坡度由35度至70度不等,平均坡度为23度.从坡向图得知本研究区坡向以朝北居多(17.8%),但除朝西与西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针对莫拉克灾区,划设多处可能危及居民安全之潜在大规模崩塌地区,其中屏东县来义乡来义村潜在大规模崩塌地,其座落于来义村东部落旁(此处为编号DS32潜在崩塌地),其上游约1公里处仍有一大型崩塌地(此处为DS32上游潜在崩塌地).两处崩塌地皆曾于莫拉克、凡纳比风灾期间发生崩塌,导致其塌崩落土方下移造成该区段回淤严重,若再次发生大规模滑动,将影响来义乡部落居住安全,为预防未来豪大雨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