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双RNA病毒(MABV)不同株系基因组A片段全序列比较及与其它水生双RNA病毒的进化关系

来源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5个MABV株系Y-6,YT-01A,AY-98,H1,NCl和1个IPNV株系AM-98中编码polyprotein前体和Vt5的基因A片段的序列。同时测定了另外5个MABV株系Y-10K,TP-93,UR1,KMKBV和JPO-97的、VP5编码区。5个MABV株系的A片段都是3087bp,在5’和3’端分别有111和50bp的非编码区。IPNV株系AM-98的大小为3088bp,在5’端非编码区有1bp插入。MABV的片段A含两个重叠的ORF。编码VP5的ORF大小为402bp,可以编码分子量为15.6kDa,含有13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而AM-98编码的VP5稍大,含14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为17.4 kDa。与IPNV株系相比,MABV株系的VP5中含有4个独有的残基。MABV株系与IPNV株系具有63.9-86.4%的同源性。从不同寄主或地理区域中得到的12个MABV株系的VP5序列十分相似,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4.5%-100%。MABV株系间最大的差异出现在YT-01A和YTAV之间,有6个残基不同。AY-98,Y-6,KMKBV,ER1和JPO-97的VP5序列完全一样。VP5看来与毒性或寄主特异性并没有关系。MABV株系的Polyprotein由97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测分子量为106.7 kDa。MABV株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十分相似,同源性为98.3%到99.7%。将MABV株系和AM-98的polyprotein序列与数据库中的YTAV,CC-1和23个IPNV的polyprotein进行了联配分析。与IPNV株系相比,MABV的polyprotein中有21个特异的氨基酸残基。Polyprotein进化树表明31种水生双RNA病毒属于7个基因群。AM-98属于基因群1。所有的MABV株系属于一个不同于其他水生双RNA病毒的基因群。基因群MABV与其他基因群具有80.7%~90.6%的氨基酸同源性。另根据基因VP2,建立了45种水生双RNA病毒株系的系统发育树。讨论了MABV polyprotein的残基替代和毒力或寄主特异性的关系。
其他文献
应用三维数字化仪,提出对大豆豆荚形态数据的提取方法。结合采集数据,在图形软件中构造形态模型,在VC++中对模型进行渲染和光照模拟.建立出真实感强的豆荚形态模型,具有可视化、易操控的特点,为今后虚拟整体大豆植株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数字音频水印是数字水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数字音频水印以其独特的研究价值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成果主要应用在音乐版权保护、保密通信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数字音频水印的一些重要算法,分析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数字音频水印模型,提出了鲁棒性数字音频水印算法发展方向,概括了抵抗数字音频水印攻击的典型对策.
畦灌施肥技术以其先进性,在灌溉作物生产系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缺乏设计和管理工具制约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本研究利用一维零惯性模型为灌溉水流中的氮肥运移模拟提供了水动力学基础,通过分离运算器方法对溶质运移方程一维的对流-扩散公式进行了数值求解,从而形成了地表溶质运移的耦合模型。数值求解方法采用上游加权有限差分法和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相结合,并通过网格数量的适当选
在分析了系数调制与均值调制在水印嵌入算法应用原理的基础上,为了较好地解决水印透明性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均值调制与系数调制的水印嵌入算法。嵌入前后载体图像区别不大;在水印检测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参与,实现了水印盲提取.经过对比实验验证,该水印算法利用系数调制透明性好的优点弥补均值调制的不足,同时利用均值调制鲁棒性高的优势弥补系数调制的弊端,算法包含了上述的两种调制方法的优点,解决了水印
论文针对农村电网谐波源的复杂特性,研究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开放式的农网谐波监测平台,该平台既可以通过高速数据采集卡获取实际电网或标准谐波源中的谐波信号,也可以加载基于虚拟仪器或Matlab仿真生成的任意组合的虚拟谐波信号.集成了FFT等多种信号处理方法,用于谐波信号的检测与分析。仿真算例表明,运用基于汉宁窗的FFT方法检测农网常见谐波,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作物系统模拟涉及深层次作物建模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作物系统模拟及建模工具的开发方法和特点,然后在领域工程、作物系统动态模拟技术、框架技术与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的指导下,以作物模型描述与模型运行相分离为原则,提出了一种以作物建模通用概念和作物生长元模型为基础,采用模型组件组装、模型算法知识集成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集成建模开发方法,并开发了作物集成建模仿真系统原型;最后,以小麦
根据脐橙的特点和分级要求,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来实现脐橙的自动检测与分级。采用中值滤波和线性低通滤波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快速平滑处理,通过设置蓝色分量、色调、饱和度的阈值,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阈值分割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图像背景;根据脐橙的分级标准,确定果实横径、果形、表面缺陷、色泽与着色率等为脐橙分级的特征参数;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特征参数与脐橙等级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其预测
东营区龙居镇小麻湾村现有养蚕户179户,建有小蚕共育室10间,用于集中饲养1龄蚕和2龄蚕,饲养时间为10d左右.其中1龄蚕喜30℃恒温,湿度28%;2龄蚕喜28℃恒温,湿度25%。目前,该村小蚕共育室内温度高低主要依赖燃烧煤炭的土炉调节,设施简陋,误差较大,难以保证幼蚕获得标准和稳定的温度和湿度,造成小蚕成活率较低,或者小蚕发育缓慢,生长期延长,影响蚕农经济效益。为此,作者计划利用信息化手段,控制
九孔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鲍养殖对象,皱纹盘鲍与盘鲍则在北方被广泛养殖。对于皱纹盘鲍与盘鲍、尤其是九孔鲍与杂色鲍的分类关系,迄今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通过AFLP指纹的比较以及细胞核ITS-1和18S rRNA基因片段、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DNA序列的比较,发现九孔鲍与杂色鲍之间遗传趋异很小,只达到不同地方群体差异的水平;皱纹盘鲍与盘鲍趋异较大,可以认为是属于不同亚种。研究发现
应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近海牙鲆养殖群体的2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微卫星遗传标记相对干其他标记的高度的多态性,其每个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6.8,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6.44,群体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7594。与同工酶和RAPD技术相比,微卫星遗传标记在揭示遗传异质性方面显示出较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