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聚的拥挤成本(Congestion Cost)开始显现,产业和人口的高度聚集使得现有的产业中心区各类非贸易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管理负担加重,当地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压力。为了尽快实现中心区产业升级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部分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外转移。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4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城市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开设了15年,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城市管理纳入专业目录。经过1
城市群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科学有效识别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并以区域协同创新引导城市职能优化。立足既有文献,文章运用最小需求量法计算出城市基本职能比重,并结合基于纳尔逊法的麦克斯韦尔法对城市职能强度进行识别与细化分类。根据识别和分类结果,综合考量城市职能优势、规划定位、中心城市职能结构层次等因素,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讨城市职能的识别方法与优化策略。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生态文明的演变史。树立现代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尊重自然,走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之路;顺应自然,走和谐平等的民生共享之路;保护自然,走智慧科技的创新发展之路。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要按照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路径,努力建设书香江西、智慧江西、幸福江西,打造文化中国、创新中国、和谐中国的江西样板。
湖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空间,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经济空间格局,促进经济健康均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选取2007-2014年湖南省101个县级单元经济密度作为研究指标,运用G*指数和标准差椭圆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呈现高值集聚,以长株潭地区为经济核心;2007到2014年间,湖南省经济空间发展不均衡,逐年向东北方向偏移,方向性显著。依据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
本文以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的视角,系统考察出口是否促进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并提出理论假设。借助于1999-2003年和2005-2007年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就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
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视角,本文通过地区间行业内成长同步性检验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依循菲斯曼和洛夫(Fisman and Love,2004)的研究思路,文章以1999-2006年间我国30个地区约约个工业行业为样本,运用林(Lin,1989)提出的一致性相关性系数估算我国两地区间行业内成长同步性,同时构建以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来衡量的金融发展指标,结果发现,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体系的
本文使用CGSS2005年的数据,通过一个与父母能力、子女能力和社会资本几乎无关的外生事件——拥有政治身份的父母的退休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来确认政治关系特别是权力的寻租效应的存在。结果表明,父亲在职和党员的交互项对子女收入的显著影响,确认了党员父亲退休效应,也即政治关系的存在。还通过除年龄平均后的回归试图更加有效地解决父亲年龄和子女年龄进而和收入相关的问题,以及通过父亲教育和退休交互项对于子女收入影
本文基于债券发行方和投标方博弈问题的贝叶斯-纳什(Bayes-Nash)均衡报价函数,利用我国债券拍卖的最高报价数据,采用结构计量方法对我国债券拍卖的极值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债券拍卖中的价格加成程度、投资者最小收益预期、市场利率下界和市场出清利率做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债券拍卖市场存在较强的市场势力,建议发行方引入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拍卖或允许非承销团投资者以非竞争性投标方式认购债券;同时,给债
本文运用2001—2003年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加总而成的4分位行业层面数据,系统考察了中国地区间制度差异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效应,为研判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提供了来自制度层面因素更为微观视角的解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发现,在制度越是完善的省份内,越是制度依赖型的行业越是具有较高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从东、中、西分地区的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仍然是影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确及其效率,通过引入技术变量构建面板计量模型,运用1985-2007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进行大样本计量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截距项的分析,进而推论FDI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作用主要是由于在促进当地技术进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