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审查的实践困境与出路

来源 :广东省法学会信息通信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a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规定了安全审查制度.然而安全审查制度在条文中的适用条件,执行主体和法律后果的表述都较为原则化,难以在实践中发挥明确的作用.安全审查制度体现了目前较为先进的事前预防原则思想,我国在立法经验不足,执法经验落后的情况下难以对该制度的设置一步到位.其未来的完善方向应是在法律条文对安全审查制度法律后果加以明确的同时,出台专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并吸收非国家政府部门作为安全评估主体,同时确定安全评价的分级标准.
其他文献
中国公司法未规定清算义务人制度,但《公司法解释(二)》却明确规定了清算义务人制度.因该制度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有关清算义务人的责任纠纷案件逐渐增多.但清算义务人毕竟是新规定的制度,且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中仍有许多不明确和不完善之处,在理论界,对清算义务人的概念、范围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拟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状况,就清算义务人制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理清思路,对理论和实践均有
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加强破产制度机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债务人和债权人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公司假借破产欺诈逃债,损害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事项十分严重.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破产法中的询问不能有效促进债务人充分披露其财产信息,从而无法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破产程序不仅是请求法院以判决确定私权的程序,还是由法院介入私权而处理的程序,所以应完善破产询问制度.破产询问制度作为促进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
《民法总则》第70条实施后,董事是否取代股东而成为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尚待从解释论和立法论上做必要探究.尽管《公司法》第183条对清算义务人未做特殊规定,但是《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8条和指导案例9,并不因《民法总则》的实施而被废止或修正.在解释论上,《民法总则》实施后,公司清算义务人的确定规则没有变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仍然是公司的清算义务人.然而,从立法论的
在公司人格存续的最后阶段,合理科学地定位清算义务人,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对于清算过程中的利益主体而言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即将颁行的《民法总则》中第七十条对法人的清算义务人做了专项规定.但同时《民法总则》第七十条的规定与现行《公司法》中关于公司清算的相关制度有所区别.这一变化导致实务界就如何确定公司清算义务人发生了争议,究竟是对清算义务人制度的重构,还是对现行公司清算制度的补充?本文试图从《民法总则
破产重整程序中未按期申报的债权应在破产程序终结前补充申报,否则应遭受失权的后果.补充申报的债权,应根据逾期申报的原因(债权人的过错情况)而规定不同法律效果.破产重整计划草案表决前补充申报并获法院确认的债权原则上应列入重整计划清偿方案中,并可就破产重整计划草案的议决行使表决权.对于此前尚未补充申报的债权,重整计划中不应预留偿债资金;在重整计划执行程序中补充申报的债权应通过债务人的后续经营所得进行清偿
不同于以往的手机,智能手机具有多元的功能和独有的特征,大大简化了用户的生产生活,但也给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操作系统和手机预装软件,而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本文将提出构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作用,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增强用户信息安全意识等建议,以确保信息
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新的信息技术不断的被开发创造出来,到新型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获得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人类由“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当下,在日常的互联网信息的流动中,电子商务交易占用了很大部分的比例,“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的不断崛起也使得人民参与到电子商务交易中变得越来越容易.然而,作为新兴的产业,电子商务交易之中的信息安全并没
随着网络大时代的蓬勃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个人数据的滥用更是充斥着整个网络.如何才能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今有效的保护个人数据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2014年欧盟数据保护法改革重点之一的“被遗忘权”(删除权)的确立掀起了轩澜大波.探讨“被遗忘权”的具体内容和争议焦点,对于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制定信息安全基本法律是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必由之路.信息安全基本法律对我国信息安全立法具有统一立法思想、立法理念和法律概念等作用.因此,在制定信息安全基本法律时,有必要理清“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同时把握信息安全问题上各利益主体的平衡问题.最后,对于我国法律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形成立法经验融于信息安全基本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网络安全法将现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通过落实网络运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求网络运营者遵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履行相应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安全运行,免受干扰、破坏和非法入侵。网络安全法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范围包括基础信息网络、重要行业和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军事网络、重要政务网络、用户数量众多的商业网络等,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