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助力书稿“更上一层楼”--以《儒藏》精华编为例

来源 :中国编辑学会第19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有收回下架之处置.同样,图书作为文化产品,若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按照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规定,也要受到相关处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四项均合格,其质量属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其质量为不合格.狭义的图书质量不达标,是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期刊万分之二,报纸万分之三).北京大学出版社负责《儒藏》精华编的编校出版,一般不牵涉政治、格调、重大备案等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在整理本中校点、编校等环节出现。虽说“无错不成书”,但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儒藏》的编校质量,助力书稿“更上一层楼”?笔者选取责编过的十余种《儒藏》书稿,结合发现的问题,按类举例,从编校出版的角度略陈数言,如能对古籍整理出版有镜鉴之功,幸莫甚焉。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行业产生的海量数据,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之后,“大数据”一词应运而生.对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特征是具有典型的5个V,即体积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多样化(Variety)、难辨识(Veracity)和高价值(Value)①.近年来,大数据在商业、金融、医疗、制造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不断
“主题出版”的概念源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开始实施的主题出版工程.主题出版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宣传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和重大理论问题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主题出版是发挥出版记录历史、宣传真理和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
选题策划对图书出版至关重要,是图书出版的源头活水.从本质上看,选题策划是一种信息的综合设计和深层引导,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最重要体现.选题策划强调遵循市场规律,是以用户(读者)为中心的出版业务流程,是为实现图书预期目标而实施的融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策划活动.具体而言,图书选题策划包括:准确的读者定位和选题特色定位、确定选题框架、物色最佳作者、参与选题写作提纲的拟定和审定、引导作者写作(从图书策划和写作
“主题出版”一词源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部署实施的主题出版工程,此后,国家在主题出版层面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主题出版工作已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抓手,主题出版物在引导社会风气、宣传国家战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方出版社是国家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按隶属关系区分,出版社有中央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之分,相较于中央出版社,地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图书出版业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肩负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本文试图从媒介融合对传统出版业造成的影响入手,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把握出版导
说起阅读,人们总会想到读书.然而,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宝库、实时的信息来源以及强大的检索功能.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读书越来越被边缘化.地铁上,手里拿着报纸、期刊、书籍阅读的人已经很难看到,满眼都是捧着手机的低头族.然而时代的脚步飞快,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把纸质书籍做得更漂亮,更便于阅读,不被时代抛弃,就要把纸质书籍融入互联网的新理念、新技术之中,主动向互联网靠拢
作为传统的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专业出版社肩负着“传递专业信息、传播专业知识、服务专业领域”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出版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质出版社作为一家传统的专业出版社,承载着国土地质领域知识和信息的储备、出版和发行工作,服务于国土资源行业,有着明显的专业优势和行业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机构将迎来数字出版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在其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上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如何抓住“互联
出版从业人员在塑造工匠精神中,其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固然重要,而在长期的工作中保持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还需要依靠标准、规则进行约束。出版工作是内容加工工作,图书内容千变万化但出版过程仍然具有规律性,是有章可循的。而标准就是对生产经验和规律的科学总结,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一致性。目前,从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到编辑审稿加工再到校对、印刷以及发行,各个环节中都有涉及的相关标准。出版人员在出版
时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高速向前发展,铺天盖地的网络几乎覆盖了我们所处城乡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信息进入大数据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转型升级传统业态,使其在新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成为所有出版从业人员面临的课题.而新时代的编辑工匠精神这一理念的提出,恰好给身负转型压力的编辑们一把开启新思路的钥匙.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
2019年6月14日,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主办了一次题为“出版的本质:新时代编辑工作的价值和使命”的学术研讨会.其实编辑工作的价值和使命就是编辑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相对于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相对于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等,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当我们确定这一形而上的研论主题时,恰好是准备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时候,大家商定就像纪念五四运动追溯民主与科学的真谛一样来重新厘清编辑出版业这最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