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RDS的临床观察

来源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不同呼吸支持方式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资料的比较,探讨RDS的优化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可增加RDS极低出生体重儿BPD.IVH、早发型败血症、放弃治疗及死亡率的发生,机械通气的高危因素是较低出生体重、较小胎龄和5分钟Apgar低评分。CPAP可降低新生儿期并发症发生,早期CPAP并可减少PS应用、降低早发型败血症发生率。胎龄较小是CPAP治疗RDS极低出生体重儿失败的高危因素。RDS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使用CPAP、选择性使用PS治疗RDS、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以"宿根"理论阐述支气管哮喘复发的根源,提出围绕"宿根"的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思路。从脏虚、气壅、血瘀三个角度分析哮喘"宿根"产生的原因,通过扶助脏虚、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的治疗,达到祛除哮喘宿根,减少哮喘复发的目的。
以"直接灸"、"化脓灸"、"麦粒灸"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筛选出近15年与肿瘤相关文献16篇。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做以概括,并结合实际问题与现状做以探讨,旨在探讨直接灸在防治肿瘤方面的发展。
目的:为了更好的遏制当代老年慢性病,探讨中医文化干预老年慢性病过快增长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方法:文献研究中医经典的文化特征和当代伴随年龄老化带来的慢性病的不同特点,借鉴国内外经验,挖掘中医经典内涵,总结临床经验,探讨中医文化遏制慢性病过快增长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中医的道德观和文化理念可以有效干预老年慢性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从而达到遏制城市慢性病的过快增长的效果。结论:中医文化可以增进
消化道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人数在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中仍居首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肿瘤防治领域运用广泛的"三早"原则与"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养生保健市场却呈现一片乱象,对中医保健技术挖掘不够,技术研究浅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尤其突出。本文提出了将健康管理引入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整合本产业资源,完善政策法律环境,带来发展资金,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业的发展。
我国老龄化问题已成社会问题,防治老年病应从身心两个维度入手,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气功疗法防治老年病的优势、作用与前景。
吉林市治未病中心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思路,采用中医传统疗法与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综合调养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实施"321"中医治未病服务工程。即强化三个环节管理,打造规范的治未病服务平台——强化基础建设环节的管理,夯实治未病服务基础;强化调养服务环节管理,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强化效果评估环节管理,确保治未病工作良性循环。拓展二个服务领域,延伸全方位的治未病服务半径——拓
本文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病因不明或疗效不佳的肺炎并肺不张、喘鸣或吸气困难、口吐泡沫或呼吸困难等16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评判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病例均采用局部麻醉.
《脾胃论》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的晚年著作,集中体现了东垣脾胃学说的精髓,它不仅在中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而且对延缓衰老、指导老年人养生保健活动亦具有重要意义。造成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皆赖脾胃以生,故人体的衰老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益寿延年的养生保健活动,当以固护脾胃为先。
本文目的是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将148名早产儿纳入本研究,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无脑损伤组(80例),脑损伤组(68例),脑损伤组又分为出血性脑损伤组(16例)和非出血性脑损伤(52例)2个亚组.采集生后24小时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S100B蛋白水平.脑损伤早产儿血清S 100B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测定早产儿生后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