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海洋生物圈复苏的标志--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及华南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至2012年间,北京大学及其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对安徽巢湖马家山地区进行的系统发掘中发现了多件海生脊椎动物标本,以巢湖龙为主,同时发现了多件与之伴生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化石。除巢湖龙动物群外,我国华南地区已经报道了三个高度分异的海生脊椎动物群落,晚三叠世卡尼期的关岭动物群以保存数量较多、个体较大的鱼龙类、海龙类和鳍龙类中的豆齿龙分子以及目前已知的早古老的龟化石为特征。关岭动物群中海生爬行类的高分异度及其形态特征表明在二叠纪末期生物绝灭事件之后,海洋生物圈经历了早-中三叠世的复苏和辐射分异而在晚三叠世开始进入鼎盛演化阶段,代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其他文献
采用铜模浇铸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能、非晶形成能力、压缩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硅颗粒的引入没有明显改变基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能;与非晶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最大压缩应变和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7%和19%。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温和且简单的生物拟态合成通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颗粒组装成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合成过程中蛋膜选取为生物模板。研究发现基于蛋膜生物大分子对氧化物纳米晶生长的诱导和表面活性作用,具有三维互穿网络结构的多孔氧化物ZnO,Co3O4,和PdO能精细且高效的制备。合成的最终材料呈现不同的三维网络精细形貌;其组成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尺寸分布,即各种分级氧化物ZnO,Co3O4,和PdO对
通过保存精细的恐龙足迹,研究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脚趾数量和足迹长宽比率,并推测出相应造迹恐龙.合人类拇指的对立现象不同的是恐龙脚部是内侧两趾类似于人类的拇指,同外侧一趾具有对立现象,初步猜测对于猎食性恐龙而言,容易获得更多的食物。
本文结合野外观察及前人丰富的研究论著,详细讨论贵州青岩等地中三叠世早期石珊瑚的生态环境、其与丰富的共生生物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早期石珊瑚造礁作用的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这些早期石珊瑚已经具有明显的生态分异:在较浅的安静海底,石珊瑚的种类较为单调,以单体珊瑚为主,其个体也比较小;而在条件适宜的海底,与丰富的多种门类生物共生的石珊瑚种类较多,单体和复体石珊瑚都很繁盛。2)有些较大的石珊瑚复体,早在中三
本文对中国华南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台地相的韵律性良好的灰岩-泥岩旋回的安徽巢湖西平顶山剖面和湖北宜昌峡口剖面进行天文旋回分析及对比,其中,西平顶山剖面的磁性地层与国际磁性地层已进行了较好地对比。对峡口剖面进行了印度阶Griesbachian亚阶的L*的高分辨率(2cm分辨率)数据进行旋回分析,同时结合已经发表的西平顶山剖面的磁化率数据和磁性年代地层进行综合分析。综合两个剖面的研究结果,印度阶的持续时
为了揭示二叠纪海水古温度演化历史和冰川的发育情况,对华南多个二叠纪剖面的牙形刺展开了详细的氧同位素分析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华南早二叠世牙形刺的氧同位素值相对较高,在22~23‰之间(VSMOW).对不同属种牙形刺氧同位素分析显示Streptognathodus和Hindeodus习惯生活于海水表层,其氧同位素记录了海水表面的温度变化。而gohdolellid牙形刺可以根据海平面变化的不同情况生活于浅
The cyclostratigraphic record of astronomically forced climate change,when tuned to an astronomical solution,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A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TS is well underway for the Cenozoi
明塘剖面位于贵州省罗甸县,它发育于大贵州滩的北部斜坡。大贵州滩从晚二叠世低起伏的浅滩发育至中三叠世的镶边孤立碳酸盐台地。大贵州滩上出露了从台地内部到盆地相区的一系列剖面为高精度地层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报道了明塘剖面的牙形石及碳同位素的初步结果,作为关刀剖面的补充研究。除此之外,该剖面也进行了高精度的碳同位素研究工作表明δ13C呈现出3次正漂移和2次负漂移,与华南其他地区的剖面存在广泛的可对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地质系、意大利米兰大学地质系等合作,于2010年-2012年在巢湖马家山地区开展了科学发掘。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南陵湖组中上部进行了详细的自然层分层、编号、观察和描述,建立了区内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当层位的岩石地层对比关系。经过三年的系统发掘,共得到了约80条爬行动物骨架化石和相当数量的鱼化石,其中很多标本保存
在早三叠世时期,安徽巢湖地处下扬子海碳酸盐缓坡沉积区较深水区域,因而其地层记录完整,化石丰富,是进行早三叠世地层、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生态系统演变等地质过程及相关环境事件的最有利区域之一。巢湖地区贯穿整个下三叠统的化石记录包括牙形石、菊石和双壳类,因而它们能为早三叠世群落演变过程研究提供完整信息。通过对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各门类和多门类化石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结合这一时期各类特征性的沉积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