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er酶对PAN肾病大鼠足细胞骨架蛋白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调控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dicer酶对PAN足细胞骨架及足细胞凋亡等的调控。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予模型组行颈静脉注射PAN 100mg/kg,空白组则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1。第10天,局麻下摘取肝肾,用于光镜及透射电镜、TUNEL染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dicer酶免疫荧光增强,dicer核酸与蛋白表达均升高,而SD分子nephrin, podocin免疫荧光减弱,核酸与蛋白表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现负相关。结论:dicer通过miRNA负向调控PAN肾病大鼠SD分子及骨架蛋白的表达,还可能通过miRNA参与足细胞凋亡的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8例均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颈前气管鞘和血管鞘之间穿刺入路穿刺至椎间隙靶点,将神经射频仪温度升高到80~95℃对靶点加热,至能够复制出疼痛症状,反复加热4~6个周期,每个治疗周期100秒。[结果]114例患者症状立即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改善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优良率95%。2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间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压配合中医辨证症用药、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3例。结果:153例患者,优77例,良35例,可31例,差10例,优良率73.2%,总有效率93.5%。结论:介入穿刺骨减压提高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中药辨证应用,经临床观察能抗菌消炎,促进血管再生,促进成骨。内服中药与中药外敷促进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6月~2009年10月尺骨鹰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其中A组30例患者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B组30例患者接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得到1~2年随访,平均1.7年。A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B组患者有1例患者骨不愈合。按照Broberg评分标准进行评定:A组:优25例,良4例,可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以来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5例。横行骨折10例,纵形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3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随访12个月~24个月,平均1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骨折均于3~6月左右愈合,无1例出现钢丝或克氏针断裂、滑移、脱出、髌腱刺激、膝关节反复酸痛、无力等并发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对膝关节影响及在关节镜下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8例膝关节炎伴盘状半月板病人,在关节镜观察病变情况基础上,施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3年,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术后获得优37.5%,良57.2%,可15例5.3 %,优良率94.7%,总有效率100%。[结论]盘状半月板所致的应力失衡也是膝关节OA的诱发因素之一;正清理术加半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MIIGX3可注射型硫酸钙支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采用C型臂X线透视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MIIGX3可注射型硫酸钙支撑固定的方法治疗12例(14足)。在跟腱止点外侧跟骨结节上方的关节内骨折线部位穿入骨圆针,进行撬拨复位关节内骨折块。如复位困难可根据关节内骨折块的塌陷部位,在跟骨体内侧或外侧即跟骨牵引的进针点部位
[目的]比较克氏针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骨折58例,其中克氏针组2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两枚克氏针内固定,3~4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拉力螺钉组3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一枚拉力螺钉内固定,2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克氏针
目的:探讨切吸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严重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严重腰间盘突出症的10例患者行切吸联合胶原酶溶解术,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0例病患疼痛感均减轻,有效率达100%,优良率80%。结论:切吸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是经典的微创介入手术,微创使患者没有思想负担、不影响万一复发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使患者真正的长期受益。
目的:对肾皮质代谢组学的柴黄益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我们利用质谱联用技术整合的代谢组学分析平台,以STZ诱导的DN大鼠为模型,从肾皮质代谢组角度,探讨与DN相关的代谢异常,以及柴黄益肾颗粒和福辛普利的干预调节机制。结果:1.常规生化和病理研究结果显示,STZ诱导的DN模型大鼠造模20周时的体重、肾重指数、血糖、血脂、24小时尿蛋白水平、系膜基质纤维化和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等显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06BAI04A07)的临床研究方案,在完成为期一年的临床观察基础上,继续跟踪随访两组病例一年。观察两组病例在两年的时间里血浆白蛋白(ALB)、血清肌醉(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MDRD公式)及24小时尿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