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没有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业求助能够将课堂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利用,是一种促进问题解决的自我调控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羞怯者羞于与他人交往,胆怯退缩的个性可能是妨碍小学生学业求助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引入了羞怯这一人格变量,旨在考察羞怯和小学生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自尊和班级环境在其中的作用,以丰富学业求助的理论研究,为引导小学生形成适应性的学业求助和良好的学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方便整群取样方法,选取了济南市内两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共936名学生为被试。以羞怯量表、自尊量表、班级环境量表、学业求助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业求助现状及其与羞怯、自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1)羞怯显著正向预测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负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2)自尊在羞怯与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班级环境在羞怯和自尊,自尊和工具性求助(老师)的关系中均起着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班级环境下,羞怯对自尊的预测作用稍强于在不良班级环境中,但无论羞怯水平高低,良好班级环境中学生的自尊水平仍然显著高于不良班级环境中的自尊水平。其次,相较于良好班级环境,在不良班级环境中,自尊显著正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但无论羞怯水平高低,良好班级环境中的工具性求助(老师)仍然显著多于不良班级环境中的工具性求助(老师)。研究结果表明羞怯小学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学业求助方式,低自尊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良好班级环境有助于小学生积极学业求助。这一结果提醒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羞怯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提升其自尊水平,引导其形成积极的学业求助策略,促进其学业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