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临床实践指南进行系统评价,并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及推荐级别区分。方法:制定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指南的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检索到的有关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的指南;制定资料提取表,对指南一般情况、指南推荐内容进行信息提取;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并进行推荐级别的区分,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结合指南质量,分析比较不同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①共筛选出9篇指南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分别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发表)、法国、中国、波兰、和加拿大。发表年度从2007至2013年,其中3篇指南是2013年发表的。5篇指南是新指南,其余均为更新版指南。指南制定组织均为医学团体或学术委员会。7篇指南目标人群为未成年人,2篇涉及所有人群。9篇指南有定义,5篇有评估,9篇涉及预防,5篇涉及治疗。②9篇指南的总体质量不高。6个领域中平均分数≧60%的是"范围与目的"和"明晰陈述与表达",平均分数在30%-60%之间的是"适用性"、"制定严谨性"和"指南制定参与人员"。推荐级别:1篇指南为A级,4篇指南为B级,4篇指南为C级。新开发的4篇指南的质量较低,推荐级别分别为C、B、C、C,即B级(不同程度修改完善后推荐)、C级(不推荐)。③9篇指南的推荐内容差异较大。只有2篇指南给出推荐级别。定义:3篇指南诊断维生素D缺乏症的血清25(OH)D浓度为75nmol/L,其余6篇均为50nmol/L。5篇指南定义了重度维生素D缺乏症,4篇指南提到了血清25(OH)D浓度的上限。评估:4篇指南明确的推荐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者检测血清25(OH)D浓度。预防:4篇指南推荐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但剂量不同。6篇指南对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推荐剂量均为400IU/d。1篇指南建议在存在风险因素时才开始补充维生素D,其余8篇均建议健康儿童补充维生素D,在存在风险因素时增加维生素D的剂量。治疗:只有5篇指南有关于维生素D缺乏治疗的推荐内容,且推荐剂量差异较大。3篇指南同时根据年龄和血清25(OH)D浓度来推荐维生素D的治疗剂量。仅1篇指南推荐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治疗剂量。结论:9篇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参差不齐。1篇指南质量较高,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