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临床工作中的诸方面关系的解析

来源 :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名合格的骨伤科医生,不仅需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与人文修养。本文介绍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技术与学术的关系以及小事与大事的关系等骨伤科临床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其他文献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用于肛门会阴和直肠下段手术较理想的穴位麻醉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系统观察了腰奇穴麻醉试验组100例,腰俞穴麻醉(对照组1)与局部麻醉(对照组2)各100例,应用于肛肠科手术麻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1在同等用药剂量下其麻醉效果前者优于后者且毒剐作用偏少,选穴更准确,操作更简便。与对照组2比较则局部麻醉痛苦大(多次穿刺),且不宜用于高位脓肿和肛瘘
对24例明确诊断为中晚期直肠癌的患者进行口服培元抗瘤汤治疗。经60天治疗后,24例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无变化12例,恶化1例;中医基本症状消失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生活质量提高12例,稳定11例,降低1例,提示培元抗瘤汤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无毒副反应。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步下降,并伴随出现绝经期综合症,长期以来临床采用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treatment,HRT)缓解妇女更年期期综合征症状,但能带来生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的发生、子宫内膜增生、高血凝状态等不良反应。本文采用西医病名与中医证候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有效方剂二仙汤为出发点,从雌激素样作用的角度进行拆方研究,明确了方中含有具有植物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纤维化肾脏基质会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以氯化汞灌胃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同时以扶正化瘀方灌胃预防治疗,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免疫印迹法分析肾组织I型胶原、MMP13、MT1-MMP、MMP2/9及TIMP-1/2
目的:初步探讨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剂量阿朴吗啡导致体温下降实验,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行为实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下丘脑、皮层、海马等脑内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解郁丸能显著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所致小鼠体温下降;增加5-HTP诱导甩头行为。解郁丸急、慢性给药,可提高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DA与DA的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
目的:研究四物合剂对化疗药顺铂腹腔注射后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及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2只。实验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后,前者灌胃四物合剂,后者灌胃纯净水;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灌胃纯净水。收集灌胃后各组大鼠每同尿液,测定1H NMR谱;末次采尿后取肝组织,制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肝细胞器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经多元统计分析,实验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ustrazineHydrochloride,LH)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长的促进及干预长春新碱(VCR)诱导的凋亡作用。方法:①LH(5、10、20、40μg/ml)及VCR(2.5、5、10、15pg/ml)分别与BMSC培养14d,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②不同浓度LH与BMSC培养1h后再加入5μg/mlVCR继续培养14d,测定细胞增殖;③BMSC培养
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并观察皮质酮(CORT)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体外培养神经前体细胞,采用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以及细胞增殖特异性抗原BrdU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运用β-Tubulin-III和GFAP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潜能,MTT法检测CORT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神经球中大部分细胞均能表达nestin蛋白,神经球大部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分成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及空白血清对照组,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解毒消癥饮大鼠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培养24h、48h和72h;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及Fas-L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做半定量分析。结果:胃癌细胞经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干预后,Bax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CD14在脂多糖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ipopolyssacharide,LPS)与体外培养的牛LEC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复制LEC炎症模型,再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