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乡规划专业中综合设计能力训练所面临的问题--从住宅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到规划管理

来源 :2017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3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当下规划教育中设计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综合本科生培养中住宅区规划、总体规划和规划管理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特点和现状,分析并提出,综合设计能力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能力,应当具有课程主线的地位.综合设计能力基于空间设计能力,以影响和形成社会事务平台机制为目标,引导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社会实践储备,通过言传身教,达成学生的感同身受.文章最后引入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五阶段的模型,分析了"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原型,测试"五环节或内容对形成规划专业综合设计能力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我校新版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分析现有课程教学情况,从《城乡物理环境》课程的设置、课程组织及教学改革内容方面探讨《城乡物理环境》课程教学,在后续教学中强化训练城乡物理环境技术策略的实践应用,以掌握研究分析城乡物理环境分析的方法为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以来,城乡统筹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当前正在向更高品质、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结合国内外村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地、专业化的村镇规划教学.本文以城乡规划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村镇规划原理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案例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如何改革传统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当代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内容愈加丰富与开放,相应而生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急需转型.本文在分析信息化时代城乡规划发展特征基础上,完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城乡规划原理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分析其教学目标优化导向,就"认知"、"预测"、"设计"三个层面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水彩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创新与发展引发了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水彩画教学的思考.当前水彩画教学中提出水彩画的"迹象"研究,着力于改进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水彩画教学模式与创新观念之于水彩画的"迹象"研究,以及笔触、笔迹的变化与技法之于水彩"迹象"的研究和提倡新媒介实验新技法的探索与发掘研究.为更新城乡规划专业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模式进行初探.
通过分析课程群整合的概念、整合方式,结合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城市与区域发展"课程群自身特点,基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衔接不顺畅、考核方式不规范等主要问题入手,在国家专职委《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指导下,提出该课程群的整合及优化方案,通过优化课程群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改变评价考核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城市与
"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和评优,对提高我国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址的尝试.其次,结合个人经验,将相关经验总结为"选形"和"选势",并结合获奖作业进行了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在乡村规划课程组织方面,历经3年建设,搭建了乡村认知实习、乡镇规划专题和乡村规划设计课程体系三大版块;设置了乡村现场调研、乡村调查报告与乡村规划设计的课程三大课程环节;形成村域规划、村庄规划与建筑改造的三个层次;推进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认知调查与规划设计、不同专业之间的三大融合;按照地形特点、整治类型与产业特色作为三大选题维度.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规划被赋予了技术扶贫的角色.面对长久以来人们与土地紧密联系的空间载体、传统文明的发源地的乡村,需要一种针对乡村生产、生活全方位的陪伴式规划.规划师需要与村民一起挖掘村庄内生动力,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本文以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一次乡村规划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融入式"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
本研究致力于在现行专业课程教学中揭示并发扬中国历史城市设计的优秀经验,旨在培养具有融贯中西城市设计知识结构的高水平规划人才,提出"注重本土规划设计经验传承的城市设计教学"创新体系,形成了"认知-活用-修养"三层次、递进式的目标体系,构建了"问脉、寻脉、把脉、续脉"的创新性教学模块及内容.
当前的城市设计教学应当对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新需求做出回应.本文结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与法国凡尔赛高等建筑学院(ENSA-V)的双学位项目,重点介绍法方为该项目提供的为期一年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块,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组织、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心得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最后总结其教学特色以及对中国城市设计教学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