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航运的影响分析及其补救措施对策

来源 :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通航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拟调汉江水150亿立方米,由此对汉江丹口水库大坝以下的中下游河段的航道及航运产生不利影响。该文结合汉江航运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水前后的水量变化分析,并利用航道演变与整治理论及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来具体分析与论证其影响程度,并提出补偿工程措施的对策。
其他文献
讨论了南沙群岛海底的若干项声学性质,如海底沉积物声速Cp、Cs、声速比r、反射系数R、声阻抗Z,海底损失BL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18全取样站位的数据表明:南沙群岛海底存在着高
对于北方资源紧缺,可采取多种措施加以缓解,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规模与时机受其他措施影响,调水也对引水受水流域的水能开发、河道冲淤及洪水调度等产生影响。基于原始水
为解决穿黄倒虹吸输水工程输水能力、上下游衔接等问题,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倒虹吸隧洞及侧堰的过流能力,隧洞进出口流态及弯段的水头损失系数,确保输水隧洞及南岸干渠安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水区工程地质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TM图像处理、影像特征分析、构造解释论述了通天河侧仿-雅砻江自流引水线路的
中国华北地区黄淮海平原严重缺水,每年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长江水量丰沛,每年约有8000亿立方米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注入大海,经论证,正可从长江调水,借丰补缺,实施从湖北省丹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的特殊性,其安全监测系统必须与之相适应,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而在系统设计时,首先要有明显的设计目标,围绕目标合理制定监测系统的结构,并根据各类
陶岔枢组后期续建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工程,运用频繁,流量水位变幅较大,水流现象尢为复杂。该文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陶岔水闸的几个主要水力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