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水功能区达标现状及主要污染物削减总量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技术及管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4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成果,运用双因子和全因子评价方式,对昭通市13个考核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达标评价.结果表明:水功能区双指标评价总体达标率为100%,远大于相关文件规定的69.23%;全指标达标评价总体达标率为69.23%.不达标的4个水功能区分别为:①昭鲁大河鲁甸-昭阳农业、工业用水区,主要超标项目为TP,削减量为39.6t/a;②渔洞水库昭阳饮用、农业用水区,主要超标项目为TN,削减量为192t/a;③横江彝良-盐津保留区,主要超标项目为TP,削减量为657t/a;④洒渔河鲁甸-昭阳源头水保护区,主要超标项目为TP,削减量为8.51t/a.
其他文献
鉴于钢铁生产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以及我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情况,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钢铁生产的取水量,进而降低新水的消耗,真正的实现节能减排,这就需要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和回用.本文分析了钢铁的生产工艺和废水的产生,详细探讨了钢铁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列举了钢铁企业污水目前常见回用技术方案与要求,最后强调了废水回用的重要性。
针对水中含有的高浓度汞,研究了混凝沉淀、吸附及两者组合工艺处理水中高浓度汞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采用混凝沉淀单一工艺,当FeSO4·7H2O投加量为1.39g/L,NaOH投加量为0.40 g/L,才能满足排放要求,但药剂费用高达:13.1元/t水,而因为有后续吸附工艺,因此选择FeSO4·7H2O投加量为0.28 g/L,NaOH投加量为0.36g/L,估算药剂成本为2.62元/t.吸附材
近年来,市政污泥热水解被认为是污泥消化的预处理步骤,并且在愈来愈多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应用.热水解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输入能量来分解一些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尤其是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物质.通过这一热水解处理过程,污泥菌胶团被粉碎、细胞被溶解破碎,从而提高了溶解性物质的含量.本文分析了德国Uelzen市政污水厂基本情况,介绍了低温热水解技术原理。自2014年6月开始,在德国Uelzen市政污水处理厂内
本文研究了实验室自制的纳米零价铁在不同投加量、初始浓度、pH及温度的条件下,对芴溶液的吸附效果、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铁投加量的增加,芴的去除率升高;增加芴的初始浓度,去除率则相应下降,同时平衡吸附量增加.另一方面,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铁对芴的吸附能力随pH的升高而下降;温度为15-35℃时,芴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变化不大;纳米铁对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为了获得混合菌群利用木糖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的最佳条件,通过批次试验,对中温(35℃)和高温(55℃)下混合菌群利用不同浓度木糖(10~50g/L)厌氧发酵产氢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下系统累积产氢量和最大氢气产率在底物浓度30 g/L时获得,乙醇和乙酸为主要产氢副产物,但继续提高底物浓度会造成系统VFAs的积累与pH下降,不利于木糖代谢产氢;而55℃下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率随底物浓度升高持续增
随着经济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加大,我国排水管渠的总量在近些年快速增长,各城市已形成密布的排水管渠系统.与此同时,我国城市排水管渠运行管理落后,管渠检测率低,清淤疏通不及时,预防性修复缺失.据统计,管道病害80%以上是长距离裂口病害、短距离裂口病害和局部错口病害.针对这三种病害管道,可分别采用翻转法修复技术、短距离内衬修复技术和局部密封技术.实践证明,以上几项技术可应对绝大多数的病害管道,也获得
根据渔洞水库及其径流区多年水质监测资料,运用单因子指数法、水质类别权重法、超标率法、肯达尔趋势分析法及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渔洞水库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渔洞水库整个径流区综合水质处Ⅲ类水平,但有恶化趋势,其主要超标项目为TN、TP、NH3-N及铁;库区综合水质也处于Ⅲ类水平,主要污染物为TN、TP,其变化趋势不明显;整个库区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富营养化程度有逐年加剧现象;
通过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水中的痕量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结果显示:采用MRM模式下,在10min内能完成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分析,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17.4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依据1998-2012年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水量、水质资料,计算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水量,分析其水质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探讨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污染物通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2年,环太湖河流平均入湖水量和出湖水量分别为97.39亿m3和94.60亿m3;环太湖河流带入的氨氮负荷对太湖水质的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入湖污染物通量控制,对环太湖不同巡测段、不同指标的污染物来源和构成进一步深入
针对单一设计流量在纳污能力计算中存在的不足,在入河污染物量、水质目标浓度和综合降解系数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50%、75%、90%非汛期平均流量,75%枯水期平均流量,90%最枯月平均流量)下卫河、卫运河的纳污能力,分析了设计流量对纳污能力的影响,并推荐选取75%枯水期平均流量作为卫河和卫运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