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信道仿真的RFID应用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来源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FID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RFID技术.本文旨在建立一套事先化RFID应用测试解决方案,基于无线信道仿真理论模型,将RFID技术在未来实际部署中的场景,进行量化,抽选为离散、且独立的数学信道模型。并通过将RFID技术预先置于仿真环境中,抽取仿真结论,进而得到系统在未来部署中的风险与改进方案。完成了超高频RFID信道模型库的信道建模,包括大尺度衰落、多径信道、高速移动三类信道类型,其中大尺度衰落包括室外LOS/NLOS和室内LOS。同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应用场景的信道建模,得到通用的信道模型参数表格。通过搭建测试环境进行实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RFID标签设计、优化提供验证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解释了SDN/NFV各自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目前运营商中SDN/NFV技术应用的大致概况、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通信网络已经进入快速变革时期.灵活性、扩展性和简单性将成为未来网络的基本特性,用户按需自助开通高质量的虚拟网络将成为未来网络的关键业务.如何将软件化、集中化、虚拟化的思想和技术引入现有网络,实现网络改造,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严密的授权、
随着电信运营商面向大客户的MSTP以太网专线开通量越来越多,很多客户都提出要在线路开通之后进行带应用层的测试.虽然中国电信有标准的业务开通和测试流程,但这些测试项目一般只局限在2层以下,和用户的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客户的MSTP专线在开通过程中,使用传统的二层传输测试方法(时延、ping1500大包、以太表测试2544丢包率)等均符合指标要求,但用户在实际应用时吞吐率(传输
移动通信3G至4G商用的逐渐发展,以前独立的互联网业务的移动性融合,以移动互联网为方向的数据业务如手机办公等成为运营商的营销重点。北京电信业务支撑网云计算IT架构,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为本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提供在线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存储服务和计算服务。该架构由云硬件架构、云软件架构和云应用架构组成,层次清晰,每部分都能够被单独管理,这使得能够快速升级各部分。未来随着业务和技术
2011年北京电信的3G用户数和流量持续高速增长,热点区域出现频率资源不足的情况.同时语音话务量也在持续增长,而1x无线宽带和流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为面向业务发展,突破频率瓶颈,对优化现有频率资源提出两个方案;从投资收益、业务发展趋势、网络质量、用户感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论证了频率优化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计划、实施、结果检查和总结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本项目累计节省1x业务载频1
近年来,无线网络迅速发展,在众多无线标准中,无线局域网因为其较低的构建和运营成本、较高的传输速率、较远的传输距离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随着笔记本电脑、Wi-Fi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用户对无线接入的需求日渐突出.目前,Wi-Fi以其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在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用户对移动连接的需求是越来越大.除了在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国外已经有先例以无线标准来建设城域网,因此,Wi-Fi的无线地
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机遇和现实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大数据给人们尤其是通信领域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运营商对大数据的采集具有天然优势,应依据大数据思维改善企业内部的运维效率,还可以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依托大数据分析为第三方提供商业咨询业务。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整合,从不同的角度对客户形象进行刻画,以寻找目标客户,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产品组合,提
WIFI设备的物理速率在802.11n协议中一般最大可达300Mbps,但实际应用中速率和测试结果差异较大,本文从理论分析了AP设备的速率和硬件的关系,同时在不同环境下模拟干扰对AP速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AP速率的关键因素.模拟干扰环境包含用户附着对其他AP的影响,802.11g设备对802.11n设备的干扰影响,802.11n设备对802.11n设备的影响,20MHz和40MHz频带宽度相互影
网络服务质量是指网络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是衡量客户网络体验的重要指标,服务质量保证是电信网络运营商提升服务能力,增进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根据北京地区城域网的网络背景状况,针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主动监测分析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建模,并根据该模型判别网络性能数据正常与否,形成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的自动化评
近年来,随着3G基站数据流量的增长及LTE基站承载需求,基站带宽不断提升,传统的MSTP网络对大带宽接入已无法适应,业务不能满足多种业务接入的需求.为了满足多元化、高品质以及大带宽的业务接入,必须不断引入新技术.IPRAN技术已成为了基站回传的首选方案,其网络架构不但能满足3G/4G基站数据传输需求,还能为政企客户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
IPRAN、OTN、SDH等基础传送网是整个电信网的基础设施,其安全与稳定性对运营商业务的运行和发展影响巨大。北京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记录了传送网全部两万余条群路路由信息,综合资源系统全专业资源管理能力,可提供从传输群路设备端口到光纤链路、波长光路、波道、光缆编号、光缆及管道路由等多层次网络承载关系.利用资源系统记录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加以定制化拓扑分析与发现算法,实现网络组网隐患的自动找寻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