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中缅树鼩Tupaia blangeri chinensis行为谱及行为模式的初探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动物房内对127只笼养树鼩进行了行为观察。应用扫描取样法、目标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通过辨识行为的基本单元到连续纪录行为单元的顺序表达,构建了摄食行为、繁殖行为、运动行为、排泄行为、维持行为、社群行为和异常行为等七大类行为的行为谱,识别和描述了39种行为模式。本行为谱的构建和行为模式的描述可为树鼩的驯化饲养和行为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某地一头工作犬长期消瘦,在一次出现场回来后突然发病,经临床和血液检查分析,确诊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经及时治疗,该犬已痊愈.本文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学分析、治疗经过诊疗经过进行了报道,最后进行了经验总结。
某些体大而凶猛的犬类人很难接近,对其实施日常防疫注射和治疗给药时,常常遇到很多困难.研制成了非接触式系列给药器械:长杆注药器、吹针、远距离气压注药器.长杆注药器适于3m左右距离应用,吹针适于7~10m距离使用,远距离气压注药器适于20~40m距离使用.通过这些器械可以方便以对大型凶猛犬实施安全、快速的肌注给药.长杆注药器、吹针这两种器械已在不少犬场应用,气压注药器也有部分犬场应用.某些动物防疫单位
种犬在配种时,会出现一些急症,近年来此类急症有增多趋势,如不加以重视,及时诊治,会对种公犬和种母犬的繁育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在犬病临床及繁育中种犬配种时常见急症进行分析,以图同仁注意,共同研讨处置良策.
动物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动物体内环境之间,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三者相互关系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的免疫、营养、生物拮抗、肿瘤、急性和慢性感染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PM),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它能调整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警犬福利状况的调查,旨在探索工作犬福利的保障条件,促进警犬技术工作发展.调查对象主要是公安部直属警犬单位,部分省、市警犬单位和基层警犬使用单位.调查结果如下:全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二级繁育体系,有德国牧羊犬等7个工作犬品种,年繁育培训合格幼犬700多头;各省配备警犬12头~215头,带犬民警62﹪有大专以上文化;犬舍面积9.92m2~18.49m2,83﹪的警犬单位饲喂商品饲料,运
为构建含犬瘟热病毒核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质粒,用MluⅠ和SphⅠ双酶切真核表达载体pVAXLPN获得CDVN基因表达盒,将CDVN基因表达盒克隆入预先用SspⅠ酶切后的线性化质粒pVAX△E3中,构建含CDVN基因表达盒的转移质粒pVAX△E3LPN.用NruⅠ和SalⅠ双酶切转移质粒pVAX△E3LPN,回收E3区部分缺失的含CDVN基因表达盒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入同样酶切处理含CAV-2全基因
在建立十一种有机磷农药在肉鸡肌肉和肝脏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参考我国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在21日龄的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十一种有机磷药物,持续饲喂三周后,检测肉仔鸡肌肉和肝脏中的药物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方法的检测限内,肌肉和肝脏中未检出十一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经口低剂量有机磷农药长期暴露不会对肉鸡食用安全性造成威胁。
描述了环境温度对猪体表微循环灌注量、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以及肺、肾组织形态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体表微循环灌注量增加,全血黏度在高、低切变率下先降低后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红细胞压积升高(P<0.05)。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肺泡壁毛细血管以充血性变化为主,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肺泡壁增厚,出现肺泡破裂融合的现象;对机体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个别
试验选取16头肥育猪随机饲养在微缝地板和普通地板栏内,每栏各8头,前者作试验组,后者为对照组,试验进行三周,各周连续观测两天,对猪栏内NH3和CO2浓度以及猪的采食、饮水、躺卧、排泄、拱啃等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NH3平均浓度在第1、第2周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排泄时间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食和饮水时间也呈升高的趋势;同时,试验组肥育猪采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温度对高温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分为四组,试验组A、B、C三组饮水温度分别为22℃、24℃、26℃,D组为对照组,饮水温度28℃,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1)饮用22℃、24℃、26℃的水对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饮用22℃的水可使干物质采食量提高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