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典型应用

来源 :青海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中青年科技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检测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是十分广泛,但在电网电气设备内部结构故障的诊断中的应用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本文通过CR检测技术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此技术在电网电气设备现场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引发CR检测技术在电网设备状态检测、评价中更加广泛的应用,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对于复杂测区环境,只采用GPS或TPS全站仪的单一测量模式,不同程度影响了测量作业的效率和成果精度.该文章主要叙述了"GPS+TPS"联合测量模式在某水电站大坝精密控制网中的应用.
球磨机是小型火力发电机组中制粉系统最重要的设备,担负着锅炉燃煤的研磨任务,本文作者对2013年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3台球磨机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结合球磨机检修的相关技术资料,对球磨机滑动轴承轴瓦发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概括,并对滑动轴承轴瓦油线刮研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本文中提出的滑动轴承油线刮研方法仅供参考,还未进行实践验证.
DDC夯扩挤密桩技术与土层增湿法作业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层地质中的应用,克服了以往黄土层厚、含水率低时工程桩的静载荷检测承载力低于试桩时检测的承载力,消除以往桩基承载力离散性大,不均匀的缺点.对目前西北地区变电站普遍采用的复合地基和钻孔夯扩地基在施工原理上有较大的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使桩间土的密实度大大提高;此项成果有效解决了变电站湿馅性黄土地质、挖填场区、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难题.达到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确定高海拔地区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及作业方式等技术要求,结合青藏及青新联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模拟带电作业现场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曲线.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提出了在海拔2000-5500m高度下,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等电位和地电位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该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地区750kV同塔
传统的配电管理模式中的检修策略基本上都是不坏不修,是故障发生后的被动抢修.同时以95598用户报修、调度通知为依据进行的抢修存在"多端指挥"的现象.在抢修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分析停电设备、停电影响用户等信息,并辅助抢修指挥人员进行调度决策,需要与营销系统、95598、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PMS、GIS、GPS车辆管理等多个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但这些专业管理系统目前仍多处于分散化部
川藏联网输电线路工程,所处地带海拔较高,地形崎岖陡峭.在多级单跨索道间进行材料运输,中间的货物装卸环节最为耗时耗力,严重制约工程进度.为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性,首次提出了"索道过桥"新技术、新思路,解决了多级货运索道运输过程中的中间装卸环节.采用过桥技术,使货物直接从第一级索道滑行到第二级索道,实现多级单跨索道连续运输,减少人员、时间消耗,有效提高材料运输效率.同时该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国网95598业务支持系统工单流转过程中,遇到网络异常情况时,工单会停滞在某一环节或出现工单与公司营销业务系统之间工单状态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单处理,采用工单池技术有效解决了该问题,保障国网95598业务支持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间工单的顺畅流转.
在20℃~80℃变温区间5h升降温条件下,通过分析绝缘纸板含水量、油中含水量变化趋势,以及纸板水分和油中水分的关系,探讨了在不同变温条件下,水分在油纸绝缘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温度降低,纸板含水量升高,油中含水量降低;温度升高,纸板水分降低,油中水分升高.由于水分在油中扩散的迟滞性,升温过程中纸板表面聚集大量水分,对变压器停运再投运造成极大的危害,应予高度重视.
针对某电力公司的一起330kVGIS组合电器故障,运用多种带电检测方法,对GIS SF6气室中故障进行综合检测,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事故是由运行中CT线圈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与分支振动的合成使CT线圈产生一个旋转力,CT线圈振动旋转带动了挡板旋转,最终形成紧固螺栓松动,造成机械振动引起的悬浮放电故障.对此类典型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
某750kV主变投运后,接入中压侧套管电流的第一套稳控装置、测控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出现电流异常现象.文章介绍了本次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过程,并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