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的内容、结构与归属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意向性指向能力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如何理解意向性内容、结构和归属的问题。意向性内容涉及的是意向性心智主体对特定命题所持有的特定的态度,正是这种特定的态度决定着心智怎么可能指向、表征客观对象世界的存在和不存在的东西。 而意向性结构则是理解意向性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的关键点,意向性内容往往就是由意向性结构来决定的,所以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至于意向性的归属问题所涉及的意向性心智是不是自然化的心智的问题就不仅仅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认知科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他文献
1961年,Raymond Cooke怀着精准再现现场音效的理想创办了KEF,正因如此,他开创性的早期设计才吸引了包括BBC在内的众多专业用户。自那时起,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就一直推动着KEF
我对家庭影院的迷恋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一台SONY 29英寸的CRT电视机、一台Kenwood 380 LD机、一台SHARP H91六磁头高保真录像机、一台Pinoeer VSA-1000杜比定
塞尔的集体意向(collective intention)概念是其意向理论的延续,他构造的集体意向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意向,以“目标一方法”为其基本结构。这一理论遭到了一些误解和批评,主要是针
对维特根斯坦的文稿,在读者和研究者中一直有大量理解上的分歧,研究和解释充满争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一些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了从中汇编出那些以维特根斯坦之名出版的书的原始遗
980元800-830-5652 www.microlab.com.cn伴随着iMac、iPod、iPhone的火暴,Apple的流行风吹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外设产品自然也多如牛毛。iPod的播放设备算是其中的一大类
无论是在康德哲学还是在皮尔士哲学中(尤其在认识论中),范畴理论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二者均通过对命题逻辑形式的分析,导出一些普遍范畴。这些范畴构成事物可理解性的前提,并进而
传统还原论寻找实体间关系的努力已经走到尽头。近来发生的形而上学的转向是还原论兴起的契机。形而上学的还原论有功能还原论、先验还原论、本体还原论之分。它们向我们展示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1998年11月10日本站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对本区兴隆街及新区农贸市场和濂溪路等3个市场。进行对水泡肉制品内含甲醛的监督监测。本次共对22户食品经营户进行了
在关于医疗、健康的领域中,人们在心理上障碍往往和身体上的病变一样,被看作是一种疾病,而心理治疗工作的从业者也和那些通常的,治疗器质性病变的医生类似,被称作是“心理医生”或
会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将视频显示终端(VDT)从桌面高度(96.5cm)上升到另一高度(109.2cm)后,头、颈姿势角度的变化和颈椎屈曲运动的效果。 方法 受试对象由27名平均年龄3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