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自由度耦合颤振简化计算方法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化计算公式获得的桥梁颤振临界风速与风洞试验结果有较大出入,而三维耦合颤振的计算方法又难以在非桥梁风工程专业背景的设计人员中应用.因此,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一种较为准确的简化颤振计算方法.基于弯扭两自由度耦合颤振理论和模态坐标下的主梁运动方程,推导了计算颤振临界风速的简化公式.其中,桥梁断面的颤振导数基于薄平板颤振导数,采用升力系数斜率之比的方式线性换算获得.算例表明,该简化计算方法对于流线型箱梁的颤振风速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适合在大跨度桥梁初步设计阶段对颤振性能初步定量评估时使用.
其他文献
在台风风场中,由于对流和下沉作用的影响将风场上部区域形成的大尺度漩涡向下输运,从而在风场中同时存在主动湍流和被动湍流的共同作用.在被动湍流作用下,风场上部区域的大尺度漩涡在向下输运的过程中受到扩散作用、剪切作用、摩擦作用和阻挡作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湍流快速畸变理论(RDT)分析了台风风场在涡旋边界层的水平向和竖向脉动风速谱特征,发现在涡旋边界层的水平向风速谱存在一个自相似子区,竖向风速谱的能量与
本文使用都卜勒光波雷达监测系统(Lidar)进行自然风场风速剖面之遥测.首先藉由高塔上设置之超音波风向风速计与Lidar进行验证工作,发现光达与超音波风速计在十分钟平均风向有良好的一致性,当风速接近或大于8m/s时,二者误差可大约保持在10%,低风速的相对误差较大.本文在都会区、乡镇区以及农村等三个不同地况选择测点,分别在季风与台风时进行实场监测,并评估风速剖面特性.其次,在风洞实验室根据各测点之
基于矩形截面拱桥吊杆的工程背景,首先对一个典型宽高比的矩形断面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观察涡振与驰振耦合状态下的“软驰振”现象;然后开展相关的数值计算对比研究结构响应幅值与流体以及结构参数的关系,确定影响结构响应的主要参数.最后通过对整理的试验数据开展回归分析,建立了用于估算矩形截面构件“软驰振”响应幅值的经验公式.
Hermite矩模型理论建立了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的显式变换关系.本文采用Taylor展开式详细推导了Hermite矩模型系数的非线性方程组,确定了各阶模型的适用范围.针对低阶矩模型不能保证前四阶矩完全相等的缺陷,提出了迭代计算方法,提高了低阶矩模型的变换精度.利用Hermite矩模型变换关系,建立了非高斯风压时程的概率密度计算公式、风压极值的概率密度计算公式以及不同极值发生概率的风压极值计算方法
本文通过刚性节段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两种不同覆冰厚度的准椭圆形覆冰导线模型进行了研究,获取了两导线模型在均匀流场下0°~180°以5°攻角为间隔各风向角下的气动三分力系数以及风压系数的分布情况.根据Den Hartog横风向驰振理论和Nigol扭转驰振理论分析了两种不同覆冰厚度的覆冰导线模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覆冰厚度的准椭圆形覆冰导线模型的气动力差别较大;两个模型表面的风压分布随风向
架设在深切峡谷上的大跨度桥梁,由于桥位处地形复杂,离谷底较高,桥址区的平均风特性一般无法通过抗风规范查得,需要进行专门的测试和分析.本文采用CAWS600-RT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和MFAS型相控阵声雷达风廓线仪对大渡河大桥桥址区深切峡谷中的风特性进行了实地观测,部分掌握了桥址处的风特征.本文先后分析了桥位处的风速、阵风风速系数、风攻角等风特性,通过分析表明:在类似地形复杂的深切峡谷中,受热力驱动的
当建筑物为具有圆形或者曲面的造型,其表面流体分离的特性会因雷诺数改变而有相当程度的不同.为实际了解雷诺数对于此类建筑物的影响,本研究进行半圆顶大跨度屋盖表面流场可视化试验,透过观察屋盖表面流场特征,以初步了解其影响特性.本研究进行流场可视化实验时,模型放置于离地高35公分平板处,以避免受到风洞地板产生之边界层流影响.观察时以棉花棒沾取四氯化钛涂抹于模型迎风表面,在模型表面即会产生烟雾,则可利用摄影
台风天气条件下的湍流特性是风工程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的台风湍流特性研究普遍集中在某一个高度,且大多为一套仪器观测,在垂直高度上的同步观测几乎没有,且针对塔身对湍流结构影响的实测分析也不多见.鉴于此,本文运用宁波凉帽山输电线路铁塔的宝贵实测数据,对“梅花”台风的湍流特性空间垂直分布及塔身对湍流场的影响做了分析,为风工程的相关设计参数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借鉴.从结果的分析来看,塔身对观测数据的影
台湾同时处于强风及地震盛行之区域,因此结构物之主要设计活载重,风力与地震力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对于大跨度屋顶结构以及高层建筑而言,风载重甚至会超过地震力而成为结构设计时的主要外力。本文针对不同几何外型之矩柱,以表面风压实验量取其在紊流边界层中之顺风向、横风向及扭转向气动力特性.矩柱体几何外型之变化包括深宽比及高宽比两项,参考台湾现行风力规范之横风向、扭转向风力设计条文,选取之柱体分别为:高宽比3、
构建实时监测和采集系统,对强季风作用下的槽式聚光结构进行风场特性、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的原型实测研究,获得强季风作用下的风压分布规律和特征,获得整体受力特征和规律,获得真空集热管的风致振动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进而为聚光结构的光学误差跟踪校准提供校准参数,实现大风条件下的聚光结构的预定光学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