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视野下基于指示物种“栖息—迁徙”过程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网络构建与修复——以广州市为例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ldd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土空间规划则是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平台。本文在梳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的国家行动及规划发展基础上,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思路框架。并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从区域生物多样性网络构建与修复入手,以水鸟等鸟类作为指示物种,基于生物"栖息-迁徙"过程,开展生物多样性网络模拟识别,建立生态源地-生态廊道格局,并提出保护与修复策略,以作为广州市域生态廊道体系的重要支撑。
其他文献
基于2018年CHARLS的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考察了社会支持与中老年残疾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城乡残疾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差异,可以看出,非正式支持对中老年残疾者的幸福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正式社会支持对中老年残疾人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于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多样的社会交往活动也能提高中老年残疾人幸福感。此外,在乡村,男性中老年残疾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课程体系设置、思政模型建构、资源库建设和示范课程打造等四个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为高校临床医学课教师如何充分发掘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运用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分析流动人口收入对子女随迁选择行为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和稳健检验,认为收入对子女随迁选择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的群内差异。秉持促进流动人口持久性迁移,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思路,针对性地探索流动人口持久性迁移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为了对包含大变形梁的柔性多体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构造了一种总体参数少且方便与CAD几何模型融合的大变形平面曲梁单元。首先,选取单元节点位置矢量和首末两端节点处位置矢量的弧长导数为整体参数,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对梁的形心线运动进行近似;其次,在充分考虑细长梁变形基础上,利用Euler-Bernoulli梁变形假设由插值得到的形心线切向确定了梁截面的转动;最后,依据几何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