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差异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资源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品。福祉地理学从空间均衡和社会公平视角,关注教育与福祉的地理学内涵和意义。其中,教育资源的可得性研究成为重要的关注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为了积极改善民生福祉,国家相继实施了提升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其他文献
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农村人口统计数据,对江苏省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0年,江苏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呈减少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2.94%,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8%: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呈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两种统计人口导致的时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减协同演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3-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GEE)进行测度,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GEE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时序演变分为缓慢上升(2003-2009)和波动下降(2009-2014)两个阶段,区域差异呈扩张趋势;②空间格局呈“山脊状”特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中部至南部沿海一线向东西两侧递减:③GEE不存在显
为探究西宁城市发展进程中单位社区的变迁,本文从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的视角对西宁市6个单位社区进行比较研究。根据2013年西宁城市居民活动调查中6个单位社区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活动日志数据,从日常活动出发构建活动模式的测度,将活动空间、活动日程、出行方式、健康生活状况4类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社区依赖、家庭导向、健身导向、活动范围等18个因子作为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的测度,综合反映了活动的空间利用
社稷坛是明清时皇家祭祀之地,作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经历了由社稷坛到中山公园的时代变迁,其空间景观格局、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解读公众对社稷坛-中山公园的空间结构认知及功能特色认知情况,并将微博数据与学术期刊的摘要、关键词及报纸的关键词检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公众、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三方面,总结社稷坛文化遗产的空间认知情况和现代功能特色。得出公众对社稷坛文
基于2008-2014年黄河流域“一村一品”专业村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最近邻指数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采用GIS-ESDA和GeoDA对专业村进行空间面模式分析.结果 表明:①黄河流域专业村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数量上来看,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陕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次之,四川省最少;从类型上来看,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数量最多,占总数的90%以上,且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型中的种植业产品类
15-19世纪是世界地理学发展最活跃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地理大发现、地理科学探险和一系列载入史册的科学发现。继13世纪马可波罗之后,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其中,对世界地理首创文化的创立和影响最大的要数子1492年开始的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的世界航海和新大陆的发现。此后,以首先发现者名字命名或由首先发现者提议命名地理位置或物种的文化开始创立。以首先发现者名字命名地理
会议
城市犯罪防控,不仅是警务人员的工作,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城市规划人员应该有所作为。以往的城市规划工作,较少的考虑到对犯罪的防控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城市犯罪活动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倾向于集中的发生在城市的某些地区或某些空间中,即所谓的犯罪热点地区。而这些热点地区的形成,跟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定位有直接的关联。不同功能地域内倾向子集中发生的犯罪类型亦是有所差异的。明晰这种差异,并能够在城
本文基于脱钩指数模型,详细分析了吉林省2000-2014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引入无残差分解模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进行反弹效应分析。结果 表明:2000-2014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状态间歇有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耦合出现,且脱钩指数表明各年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大多数为相对脱钩,没有达到绝对脱钩的理想状态;影响吉林省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我国新一轮经济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形成历史性交汇,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元化过程与不同尺度的空间响应:一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伴随社会经济的改革、转型与发展,我国城市的居住组织模式也在不断演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住区,承载着各种不同的空间、行为、效应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住区的类型研究,有着各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