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达莫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高凝状态的影响. 方法:系统检索CBM、CNKI、维普、万方、Cochrane、Embase、Pubmed及SCI数据库,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用Cochrane协作网RCT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研究的质量. 结果:1)纳入18个RCT,PNS共1381例,纳入研究质量一般.2)分析指标:高凝状态直接相关: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间接相关: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析指标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3)纳入1个研究报道轻微不良反应. 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银杏达莫可降低PNS的血浆黏度及高脂血症等,终缓解高凝状态,且不良反应率小,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前景广。
其他文献
会议
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疗效尤于单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并发症少,患者生存率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调查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多重耐药菌的高发人群,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要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发,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积极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
溶血尿毒综合征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三联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HUS发病诱因分为HUS和非典型HUS,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补体失调性疾病,由于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引起,该病常发生于儿童中,故在成人中容易被忽视,在妇科疾病诊治中更鲜有所见.考虑该病与感染、遗传、妊娠、恶性肿瘤、一些全身疾病等有关,目前国内外针对该病的治疗有血浆置换、移植、补体浓缩因子、终端补体级联治疗等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CKD5期患者,接受规律血液透析前后中医证型的动态演变规律,为今后开展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0例新发的准备接受血透的CKD5期患者,在血透前,透析后1、2、3、6个月5个点进行中医证型辨证.结果:血透前后相比,CKD5患者中医证型均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为主,且比例逐渐增高(P<0.05).水湿证、湿浊证、湿热证在透析后1~2个月出现明显减少(P<0.05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机体可产生大量炎症介质,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变化快,病死率极高.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现在对于SAP的治疗方案已趋向多样化治疗,治疗观念由早期手术转向了早期内科综合治疗,控制并减轻SIRS对脏器的损伤,出现胰腺局部腐蚀合并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时及时手术的治疗模式,依据病程进展选择不同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禁食
蜂蛰伤是常见的临床急症,表现轻重不一,不少患者可出现急性溶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乃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蜂蛰伤导致的肾脏损伤机制,目前认为与肾脏局部血管收缩,毒素直接作用及横纹肌溶解有关.2013年McMahon等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后提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肾衰竭和住院死亡的风险评分系统,为了解该风险评分是否适用于重症蜂蛰伤患者,本研究选择2013年遵义地区两家三甲医院收治的蜂蛰
肾康注射液是由中药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组成的复方制剂.该药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减轻蛋白尿,缓解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并且疗效确切.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治疗中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在起抗免疫、抗炎作用的同时,可以刺激血细胞生成,促进血小板凝集、并有加重高脂血症、水钠潴留等副
目的:观察益肾结透汤保留灌肠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非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一般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包醛氧淀粉口服联合益肾结透汤保留灌肠排毒保肾,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素、胱抑素C)结果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肌酐(Sc
探讨不同透析模式(日间非卧床vs传统持续非卧床)在腹膜透析初期的疗效评价.调查显示腹膜透析初期采取DAPD的透析模式,患者的水分蓄积症状比传统的CAPD模式好。水分蓄积症状的良好控制,患者的血压、心力衰竭、饮食状况也会相对提高。但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不如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所以6个月后改为CAPD透析模式,在腹膜透析初期使腹膜有充分的时间修复腹膜间皮细胞,恢复腹腔内脏器。通过采取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