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旱涝异常背景场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山西省61个台站44a(1961~2004)夏季降水资料,分析了山西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旱涝年夏季的大气环流、海温场及有关物理量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夏季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省降水具有旱涝同步的变化特征;近44a来,山西省夏季在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旱涝年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旱(涝)年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在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正(负)-负(正)-正(负)”的距平分布,中高纬度地区以纬(经)向环流为主,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强);在旱(涝)年低层风场上,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偏北(南)风距平,不(有)利于暖湿水汽向北输送。此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山西省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该海区同期海温偏暖(冷)时,山西省夏季降水整体上偏少(多)。山西省旱涝年夏季各物理量配置与降水有明显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2007年9月~2008年2月的观测数据,解算出1min间隔的天顶总延迟,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出30min间隔的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GPS-PWV)。对成都地区5个测站月平均GPS-PWV的时空分析表明:成都地区秋、冬季GPS-PWV的变化趋势从9月开始下降,1月达到最小值,2月又逐渐上升。在大气环流相同的情况下,地理位置相近的站,海拔高的地区大气中的水汽量比海
本文采用194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850,700,500,250hPa层面的风场(u,v,ω)、位势高度场和气温场(T),对北半球冬季(12月、1月、2月)太平洋上和大西洋上的风暴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风暴轴最强中心位于北大西洋上空,北太平洋高空急流的强度明显大于大西洋高空西风急流的强度。分析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上空风暴轴的影响因素,通
运用ArcGIS技术,计算了陕西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系统分析了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陕西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THI指数及年均K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南北地区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陕西省总体不存在人居环境气候高度适宜地区和气候不适宜地区;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与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气候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
本文利用1870-2004年的HadiSST的月平均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对去除了增暖趋势的印度洋-太平洋SST异常(SSTA)作季节经验正交函数(S-EOF)分解,得到了印度洋-太平洋SSTA主要模态的时空分布,并且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低频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控制印度洋-太平洋的主导模态,能使赤道印度洋维持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削弱印度洋夏季风的作用,印度洋
2007年有25个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较常年偏少,但登陆我国的数量并没有减少。文章总结了2007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特征并论述了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通过与1949—2006年58年平均相比较,得出了2007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具有强度大,路径复杂的结论,并讨论分析了其原因。
针对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问题,采用投影寻踪回归(PPR)模型,将多维的大气污染物数据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其投影方向,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回归(PPR)的大气综合指数预测模型。通过把PPR模型表示为直观的参数矩阵形式,从而代替了传统PPR的多重平滑回归就算技术,为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提供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
利用NCEP资料和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中国近海海域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短波辐射通量以及净热通量等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季节变化中,中国近海夏季净得热,冬季净失热,黑潮区域失热最多,冬半年潜热在黑潮区域有明显的高值中心,十月到二月感热在日本海区域也有明显的高值中心;在中高纬近海上空的通量以年际变化为主,存在2~7年的周期;年代际变化方差贡献达到40%的区域位于南海南部。分析净热通量的年
为了有效地管理海洋大气遥感数据,必须要解决其存储管理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针对空间数据的几种存储模式、基于Oracle的影像管理模式等等,还根据海洋遥感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其存储管理的方法。空间数据的存储模式从早期的文件存储管理方式,逐渐过渡到数据库管理方式.Oracle是现阶段常用的数据库软件,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Oracle的存储方式,从空间数据和影像数据两方面,比较了存储的差异性。最后,结合数据库技
根据江苏省近9年来的雷电灾害资料、45年的雷暴日资料以及近4年的地闪资料,首先以江苏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环境为背景,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雷电灾害分布特征,指出江苏省雷电灾害多发生在6到8月,雷电灾害主要是物理损坏和电气与电子系统失效,其中无锡和苏州最为典型;然后从江苏省各地级市的资料中提取了7个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用SAS软件中主成份分析的方法对各地级市的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
本文利用WRF模式中提供的不同平滑地形方案对2007年5月30-31日发生在湖北西部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WRF模式进行了地形高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形平滑方案与降水的时空分布有很大的相关性,地形越接近实际地形,降水的时空分布越接近实况;地形高度对降水的强度及落区影响较大,随着山脉地形高度的增加,迎风坡和背风坡的两个降水中心带有远离山脉的趋势,当山脉高度达到一定高度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