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应用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8例,术前拇指缺损程度根据三类六区分类法,5例为Ⅱ类A区缺损,3例为Ⅱ类B区缺损.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68岁,平均39岁.术后随访观察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及供区并发症,并将此组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性随机选择2013年1月以前采用传统游离第一、二趾再造拇指患者各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两对照组病例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及供区并发症;观察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研究组再造拇指全部存活,再造拇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功能评定优7例,良1例;外观满意度94.40±3.31分;指骨愈合时间6.39±0.81月;1例供区出现疼痛等并发症.对照组:第一趾移植再造拇指组:术后8例再造拇指成活率100%;功能评定优5例,良3例;外观满意度92.8±1.93分;指骨愈合时间6.36±0.93月;供区早期步态不稳并发症7例,晚期并发症6例,其中严重并发症4例.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组:术后8例再造拇指成活率100%;功能评定优2例,良2例,可2例,差2例;外观满意度78.10±7.71分;指骨愈合时间6.30±0.55月;1例供区出现疼痛等并发症.分别按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供区并发症五方面将研究组与两对照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成活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功能评定及供区并发症,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外观满意度经方差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指骨愈合时间经方差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缺损塑形再造拇指,既改善了拇指的外形和功能,又降低了供区并发症,是临床上拇指缺损再造的较好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优化是骨科临床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红桃消肿合剂防治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在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依据。
目的:介绍一种胫骨交锁髓内钉结合预植阻挡钉和生根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初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结合预植阻挡钉和生根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2例。
目的:评估术中踝穴位和踝关节正位对下胫腓联合复位判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后患者共83例,男51例,女32例;年龄24~56岁,平均36.7岁.
目的:使用患者感知评分及骨科专业关节评分,对单一胫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的患者进行评分研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异同。方法:选用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因胫骨干骨折在我院骨科取胫骨髓内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陈旧性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1例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其中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36.4岁,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男10例,女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B组16例(男11例,女6例)采用切开复位关节融合钢板螺钉固定术.
目的:观察孟氏架结合关节镜治疗Ruedi-AugowerⅡ型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我科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共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分型均属于Ruedi-Augower分型Ⅱ型。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骨折微创固定治疗中的应用及技术要领.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方法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36岁;车祸伤23例,重物压伤6 例,高坠伤10例.髋臼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8例,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15例(有患者合并两种以上上述骨折
目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常见于车祸伤或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尽管许多治疗方法已被临床应用,但对选择何种内固定方式作为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应用Lo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long,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自2006.10~2008.1 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
目的:比较对早发性脊柱侧凸儿童行全长切口与分节段小切口的手术疗效及术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2016年6月的22例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10-14岁,侧弯分型均为Lenke 1A,术前评估患者脊柱柔韧性较好,不需截骨矫形,手术节段范围为T3-L3,患者置钉数目为14-16枚.10例患者行全长手术切口(A组),12例患者行分节段小切口(B组).记录手术总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
目的:跟腱病变(Achilles Tendinopathy)又称跟腱炎,并不是炎性病变,而是一种跟腱退行性病变.根据其病变位置,可分为2种类型:止点性跟腱病变(Insertional Achilles Tendinopathy)和非止点性跟腱病变(Non-insertional Achilles Tendinopathy).本研究探讨跟腱病变切除后跟腱缺损的修复方式选择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