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发动机中用船用油取代陆上柴油机油

来源 :中国石油润滑油科技情报站2001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船用发动机中使用陆用柴油机油的还相当多,即使用CC级及CD级柴油机油用于船用中速筒状活塞式柴油机的润滑,其原因是:(1)陆用柴油机油价格较船用中速筒状活塞式柴油机油便宜.(2)对内燃机的润滑不十分了解,认为CC级及CD级柴油机油能够满足船用中速筒状活塞式柴油机的使用.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润滑油工作者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使发动机的使用者,对这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尽快在船用发动机上普及船用润滑油的使用,减少船用发动机的磨损,降低成本,为经济发展作出应尽的贡献.本文作者将个人的理解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其他文献
红外光谱因能指示物质的大致组成,尤其是宫能团的存在,而被视为研究发动机油的有效工具之一,对了解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指导换油期及油品配方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中高档内燃机油由基础油、清净剂、分散剂和多效硫代磷酸锌盐等多种添加剂组成.中高档内燃机油在使用中,经受高温、有害气体、液体、固体及金属催化作用,使烃类发生自动氧化和催化氧化,生成一系列氧化产物,如醇、酮、醛、酸等一系列低级氧化产物以及氮化物等,还
压缩机油是一种专用润滑油,主要用作压缩机内部各摩擦机件的润滑,减少摩擦磨损和功率的消耗,同时起着密封、冷却、防锈、防蚀的作用.压缩机油的品种和规格随压缩机类型和结构的技术发展而增加,其质量水平也随压缩机技术进展而提高.笔者参予为广西某大型化工厂动力车间(大型制氧空压机其排量为120 m3/min和12台大型空压机排气压强为20 mPa压缩机)的检修工作.由于设备使用年限长,油品质量下降等综合因素,
60年代S-P型车辆齿轮油开始取代S-P-Cl-Zn型车辆齿轮油.在过去的近20年中,S-P型齿轮油的添加剂配方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添加剂配方更加合理,各项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添加剂用量不断降低,经济性不断改善.目前重负荷车辆齿轮油除正在酝酿的PG-2(GL-7)规格外,GL-5车辆齿轮油有两大趋势:第一是低粘化,亦即使用低温流动性能更好的基础油,使其适应更宽广的地域和温差变化;第二就是低剂量化,
本报告以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复合抗氧剂和SF补强剂研究的LAN3041、LAN3052复合剂,分别以6.0%、6.5%加剂量在溶剂精制基础油中所调制的10W/30 SE、10W/30 SF级汽油机油通过了MS程序ⅡD、ⅢD、ⅤD和L-38试验,产品性能和质量完全满足GB11121-1995 SE、SF规格指标要求。
随着燃油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汽车工程师设计了更小型化的自动变速器,同时采用闭锁式离合器结构,这些设计上的改进提高了传动的效率,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汽车自动传动液(以下简称ATF)的摩擦性能的要求.本文研究ATF摩擦特性的评价方法,ATF摩擦特性的平衡。
丁苯橡胶是合成橡胶中最早实现工业化的生胶胶种.在世界合成橡胶生产中,E-SBR的产量约占45%.充油丁苯橡胶与非充油丁苯橡胶相比具有加工性能好、生热化、低温屈挠寿命长等特点,用作胎面胶牵引力大和耐磨性优良.由于在生产充油胶的过程中充填了廉价油品,同时也提高了橡胶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充油丁苯橡胶的产量约占丁苯橡胶产量的50%~66%.本文研究环烷型橡胶填充油生产充油胶的试验。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内燃机油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特别是汽油机油质量更新换代速度更快,从汽油机油规格发展来看,1988年3月美国公布了API SG汽油机油规格,1994年1月又颁布了SH级汽油机油规格标准,这些规格发布后,美国已大量使用SG、SH级汽机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汽车发动机的不断更新,电子喷射技术的采用,压缩比的提高,曲轴箱体积不断缩小,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
润滑油的安定性(包括氧化安定性、光安定性、颜色安定性、贮存安定性等)是润滑油基础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与润滑油的许多使用性能密切相关.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润滑油基础油的安定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影响润滑油的安定性比较显著的因素是油品中的有机氮、氧等杂环化合物和烯烃、多环芳烃等不饱和烃以及胶质、沥青质等,油品中的碱性氮是影响其氧化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油品中的氮化物、多环芳烃以及部分饱和的多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润滑油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尤其是新规格ILSAC GF-3和PC-9的推出,对润滑油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要求润滑油能够对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延长换油期,排放更低,同时满足燃料经济性指标.采用传统溶剂精制工艺生产的Ⅰ类基础油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用加氢工艺生产的Ⅱ、Ⅲ类基础油与溶剂精制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低硫、低氮、低芳烃含量,优良的热/氧化安定性
润滑油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石油产品,附加值高,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虽仅占原油加工量的1%左右(我国较高约占2%),但产品专业性强,品种繁多,应用面极广,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很大.现代润滑油用量少,换油期长,不仅可以减少车辆、机具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能源,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我国润滑油生产起步于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科研、生产、销售、使用部门的密切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