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RCS超宽带vivaldi天线

来源 :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超宽带双面vivaldi天线,在不影响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介质板上加载周期性的金属通孔,与天线上下辐射贴片构成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SIW)结构,利用HSIW的导波特性减缩天线的RCS.同时根据vivaldi天线的工作特点,在不破坏辐射单元上电流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辐射贴片的外形,进一步减缩vivaldi天线的RCS.与传统双面vivaldi天线相比,在5~11.8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单站RCS得到很好的减缩,最大减缩值为39dB.
其他文献
在米波波段,多数飞行目标处于谐振区,传统的隐身方法将失效,而有源对消隐身却比微波频段更易实现.本文针对传统有源对消方法中,存在对来波角度和目标姿态高敏感性的问题,通过降低对来波角度或者目标姿态的高敏感性,实现宽角对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PSO)的等效“方向图”模型的对消方法;并针对某飞机模型的散射场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该算法对有源对消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对隐身目标难以有效探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身目标组网探测方法.在推导雷达距离方程的基础上,结合Swerling1起伏目标模型和区域剖分方法,计算并绘制了在一定检测概率下,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区域.然后采用物理光学和等效电磁流法,分析了结构隐身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并结合典型布站方式,分别解算出几种不同布站方式下雷达网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和布站效率,从而甄选出最优雷达布站方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验
本文研究全相参超高频雷达海洋回波数据与海面风、浪、流等动力学要素的关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相参超高频雷达的系统结构.接下来借助浮标等定点观测设备的数据,对超高频雷达在福建海域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利用超高频雷达反演海洋特征是可行的.
极化信息是雷达目标的重要信息,分析隐身目标极化特性对雷达反隐身将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单、双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研究了采用正交极化通道接收,增加交叉极化信息应用后雷达探测距离的提高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交叉极化分量后,雷达对隐身目标探测距离有较好的改善,实验结果为交叉极化散射分量在隐身目标探测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针对更加符合实际海洋环境的风浪和涌浪并存的动态海面类型,结合利用风浪-涌浪混合模式海谱和非线性尖浪方法对动态海面进行建模,通过对仿真的海面进行面元离散,利用二阶小斜率近似方法对海面的电磁散射系数进行快速评估和分析,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合理兼顾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适合于工程应用的海面电磁散射计算思路.
针对直升机旋转部件与雷达回波之间的调制效应,首先采用直观的旋翼模型进行分析,获得旋翼奇偶叶片对回波幅度不同的调制变化机理,然后对机体旋转部件不同角度进行仿真计算,并基于动态飞行实测数据,分别从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对实测直升机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时频信号可以判断旋翼叶片奇偶以及回波闪烁周期,从而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本文通过矩量法对双层粗糙地面及地下埋藏PEC金属管线模型进行雷达散射截面分析.首先采用谱FFT以及Box-Muller方法对粗糙地面下金属管线进行建模,构造表面积分方程,并经过基函数展开表面电磁流以及冲激函数测试得到线性方程组,完成以锥形波作为入射波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运用矩量法可以精确的实现粗糙地面下金属管线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本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螺旋桨转动产生的不同强度的湍流.基于矩量法,分析了湍流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结果发现,对于低转速产生弱的湍流,大入射角的时候,水平(HH)极化的后散射强度要远小于垂直(VV)极化;而对于高转速产生的强湍流,大入射角的时候HH极化和VV极化的散射强度相当.这表明,尽管没有明显的碎浪卷曲结构,湍流还是能够体现一些不同于普通海面的异常散射现象.
逆时偏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查领域的成像算法.本文将逆时偏移应用于探地雷达浅层地下目标成像.通过储存边界上的波场逆推整个计算区域上的波场,节约计算内存.同时,利用并行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针对近年来引起关注的探地雷达天线阵列技术,本文对比了一发四收天线阵列以及单发单收探地雷达对地下管线目标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天线阵列探地雷达数据可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本文主要研究掠入射状态下微带天线RCS减缩的新方法,通过在微带贴片表面加载集总元件实现天线RCS减缩.由于RLC电路的滤波和谐振特性,LC支路可视为选择开关电路,而电阻R支路可视为消耗电路,通过分析微带天线的辐射电流和散射电流分布,选择合适的RLC单元位置与数值,从而切断并消耗散射电流,以此实现微带天线RCS减缩,与此同时,对天线的辐射性能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