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抽水蓄能电站中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应用

来源 :第五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暨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重心已转移至亚洲,尤其是中国.在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中,沥青混凝土面板因其具备诸多优点已被许多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所采用。本文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板的结构型式及其在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实际工程布置案例做出介绍与说明,并对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效果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水闸都出现老化并存在不同形式的病害,继而影响水闸的安全运行,为了解怀柔水库西溢洪道水闸混凝土目前的安全性态,近期对其进行了全面质量检测.文中对混凝土的外观缺陷普查、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和芯样检测、混凝土裂缝的性状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检测进行了描述,得出水闸混凝土结构的评估结论,为以后的修补加固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首个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全库防渗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17年.本文通过对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进行现场检测和取样检测,研究了面板的老化状况.检测结果表明,面板常年裸露区大部分区域的封闭层已经老化脱落,未脱落的封闭层寿命也已近终点.防渗层芯样的物理性能试验和沥青回收试验表明,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依然良好,防渗层沥青混凝土的老化主要集中在表层8mm.
本文介绍了某水电站发电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评估实例,检测评估中对厂房的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构件钢筋配置情况、混凝土内部质量均匀性等方面进行了检测,对混凝土质量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和现行设计规范对厂房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承载力验算,综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承载力验算结果对厂房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安全评估结论.
现代面板堆石坝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对于面板堆石坝病害,特别是渗漏治理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病害检测和处理技术还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当今大坝安全技术的发展需要.本文结合面板坝设计及病害处理中的思考,对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面板坝坝前辅助防渗铺盖可以取消;面板坝需要设置放空设施;周边缝止水结构应强化顶部止水的防渗作用.
简要阐述了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土石坝监测系统普遍存在的不可维护性,导致土石坝监测系统长期安全监测功能缺失.特别是近年倍受关注的高土石坝,现有监测设计理念和监测方法均无法满足监视土石坝长期安全运行的目标.本文提出在土石坝内设置监测廊道的设计方法,并构建一套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的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在施工期即可分期实施自动化监测,及时获得绝对位移监测成果,而且可无缝地拓展至运行期,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水闸都出现老化并存在不同形式的病害,继而影响水闸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凉水河分洪道闸混凝土目前的安全性态,近期对其进行了全面质量检测.文中对混凝土的外观缺陷普查、强度的无损检测和芯样检测、裂缝的性状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和碳化检测进行了描述,得出水闸混凝土结构的评估结论,针对出现的典型缺陷提出相应修补加固方案,为以后的修补加固和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常规施工技术不能进行土石坝的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工程要停工4~6个月,延长了工程施工工期;采用冬季低温期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利用4~6个月的冬季低温期进行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提高了土石坝工程筑坝进度,不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显著的缩短工程建设时间.
利用VBA编程进行坝体体形参数计算及绘图,拱圈高程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数量不限,即保证了计算精度,又提供许多方便,且利用EXCEL友好的界面,只需轻点鼠标,一切计算及绘图均在后台完成,展示给用户的是一张EXCEL表及在AUTOCAD中绘制完成的图纸。由于上述输入参数数量少,计算和绘图成果又可在瞬间完成,使得拱坝绘图变得异常简单,每个设计体形即为一张表格,简结实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该方法
在对江西省1万余座水库进行淤积情况普查的基础上,梳理了江西水库造成淤积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降雨、地形、土壤和各种建设活动,认为人为因素已成为水库淤积的主要部分.结合江西省情,进一步提出了防淤、清淤、用淤三方面多项治理措施,达到源头控制水土流失、工程清理淤积和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汉中石门水库的死库容早已淤满,且已侵占有效库容4000多万m3,严重影响了水库功能.本文论述了石门水库泥沙特性、淤积形态及规律、分析了水库泥沙调度现状,论证了现有设施条件下水库泥沙调度的效果不理想,提出了"排"、"清"结合的排沙减淤措施,即通过改造左岸非常规泄洪洞增大泄洪排沙规模,不定期泄洪冲沙和在水库中尾部的水位变动区利用挖泥船清淤,确保水库功能的实现,为同类水库排沙减淤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