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新型毒品精神障碍类强戒人员的症状表现及矫治构想

来源 :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f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毒品被专家称为"21世纪毒品",在我国蔓延迅速,吸食人数猛增,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吸食新型毒品的强戒人员人数和所占强戒人员比例逐月上升,加强对吸食新型毒品精神障碍类强戒人员的症状分析、并提出了集中排查,准确分类;分散管理,分类施教;用“心”沟通,从“心”矫治的针对性的管理教育举措,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和促进场所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总结了当前鼻咽癌的常用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将周维顺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用药经验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当前鼻咽癌的常用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将周维顺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用药经验做了详细介绍.对鼻咽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法,全面综合分析病情,辨证确切,用药得当,相信一定能够获得满意而理想的疗效。
欧洲某国Jom先生,男,55岁.2013年发现足跟11毫米深黑色素瘤5级,术后扩散,淋巴转移,肺转移,骨转移,现左脚和大腿有较大溃疡两处,双腿小溃疡十余处,溃疡处流脓水,味腥臭.在欧洲医院开始用ipilimumab,治疗4次,效果不佳,现改用Pembrolizumab (EAP)方案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患者全身乏力,行走费力.现患者体胖,纳可,大便每日1次,干咳无痰,汗多,不发烧,有吸烟史.根据
中医治疗肿瘤是中医药学宝库之一,但目前中医治疗肿瘤亟待规范,既要看到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又要看到中医治疗肿瘤的一些不足,千万不要步人中医治疗肿瘤的误区.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以及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之一。
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高死亡率的首要疾病.更多的数据表明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慢性病.汇总各方面的数据,近30 a来,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没有明显变化,依旧停留在30%的水平.反观美国、日本,均已突破60%.癌症的演化与转归是一个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其治疗目标和策略均有所不同.抗癌治疗方法本身具有伤害性的一面,严格评估治疗耐受性和康复支持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无法治愈的患者应以
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居民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手术、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往往存在创伤较大、毒副作用明显、晚期患者难以耐受等特点,因此治疗的长期效果较差.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外治法的历史应用、肿瘤的中医认识及中医外治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展望中医外治法在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的优势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骨转移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特别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癌痛的困扰造成患者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大大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止痛药物和手段仍然不能达到让癌症患者无痛的目标,特别是一些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和晚期癌症患者口服药物受到局限,也影响了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疗效.外用药物治疗癌痛受到国际疼痛研究领域的关注.而中医外用法是中医学的一支奇葩,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手术、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往往存在创伤较大、毒副作用较明显、年老体弱及晚期患者难以耐受等特点.通过对恶性肿瘤阴阳属性的新认识,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现代微创治疗技术及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现代应用,以探索恶性肿瘤绿色治疗的新模式.就近年来中医外治肠癌的常用的贴敷法,针灸,熏洗法,熨法,灌肠法,香包法作一梳理。治疗癌症一定要中西医结合,
本文重点介绍了宣肺及胃法,水谷入胃,经脾胃受纳、腐熟,经"脾为胃行其津液",精气皆上注于肺;肺主治节,肺治节令行,肺朝百脉,气血流畅,输精微于脏腑经络、周身各处皮毛筋脉骨.肺气宣发与肃降正常,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下窍肾及膀胱气化、敷布,而致水精四部,即上窍令行,以制下窍.若肺因邪气阻遏或因肺虚,波及下焦可致上不能治下,即《金匮要略·咳下嗽》所言:"以上虚不能制故也."如肺痿之多多涎唾,小便数;波及
甲卡西酮作为近年上市的又一种新型毒品,由于价格相对廉价,有和苯丙胺类同样的兴奋效果,虽然在我国还没有全面流行,同样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章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主诉,结合吸毒史和戒断症状,诊断为(1)甲卡西酮依赖综合征;(2)苯丙胺类依赖综合征。入院后予稳定心境和情绪、中西结合调理身体、临床心理治疗师加强心理治疗以及保证无毒的治疗环境等措施,患者住院39天出院。出院三个月回访,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方法:将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分为偶吸组和成瘾组,使用ML2001型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两组滥用者和正常人群的脑电超慢涨落图,通过分析谱线变化来反映脑内神经递质的活动变化.结果:甲基苯丙胺偶吸组的脑内多巴胺(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2.15±6.11,8.12±3.46,P<0.01),其它神经递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甲基苯丙胺成瘾组的脑内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