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求规律模型的农电营销决策信息分析

来源 :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lo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经济学关于市场规律的核心理论,结合电力营销市场的特点,建立了电力营销供求规律数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需求价格弹性分析.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符合实际情况,对占有全国电力市场总用电量40%的农电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提供一些有用的决策信息.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地区于1998—1999年试种栽培的大粒荞麦经过两年多的试种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此品种适应性较强,表现出优良品种的特点,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增幅在90.8%~115.4%,很值得推广.
勤劳智慧的蒙古民族在草原上世代繁衍生息,与草原环境和谐依存,创造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合理继承和正确吸收游牧业的优良传统,在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探索出新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布局发展生态保护旅游特色型畜牧业,对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有机统一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铬酸镧是一种钙钛矿型(ABO)复合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熔点(2490℃).经在掺杂Ca、Sr和Mg等二价碱土金属后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在高温发热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材料、催化剂、NTC热敏电阻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陶瓷材料.本文就其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提取是植物功能成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环节,提取技术和工艺不仅对功能成分的得率、纯度和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下游产品的功能和品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浸提过程动力学研究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浸提过程中被提取功能成分在浸提液中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分析物料前处理以及提取温度、物料粒径、料液比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为浸提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回顾了植物功能成分浸提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本文应用基于量纲分析的函数理论和蒋亦元院士修正的G.Murphy定理,扩大试验范围,减少试验次数,研究脱胚玉米挤压系统参数,对挤压脱胚玉米生产淀粉糖浆的糖化液滤速、DE值的影响规律.解决用脱胚玉米挤压膨化物生产淀粉糖浆难于糖化过滤的问题,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挤压膨化脱胚玉米生产淀粉糖浆提供参考.
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小型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全脂大豆进行膨化加工试验,将大豆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膨化温度作为试验因素,经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找出其对大豆膨化加工性能(度电产量、生产率、膨化压力)的影响规律,并经优化设计得出最佳参数组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膨化及未膨化大豆的微观结构变化,对大豆膨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膨化和未膨化大豆的营养成分对照测试分析,证实了挤压膨
本文通过五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膨化系统各参数(套筒温度、螺杆转速、螺杆末端至模板内表面的距离、模孔间隙)和物料含水率对生产率的影响规律.得出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得出的最佳参数进行了验证性试验,为实际中应用膨化秸秆生产饲料提供参考.
本文用微波和光波处理小量多份烟种的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和光波处理对真菌、细菌和TMV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同一种处理条件,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微波的抑制效果比光波差.不能完全杀菌,光波处理4分钟以上可以完全杀菌,但种子已失去活力.微波中火3.5分钟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本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干燥因素对紫花苜蓿干燥生产率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干燥温度、表现风速、初始含水量和干燥时间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规律.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形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苜蓿品质影响最大,干燥温度次之,干燥时间再次之,表现风速的影响最小.通过优化与试验验证,得出了在温度为176.5℃、表现风速为0.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的鱼类养殖病害不能得到及时防治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而电话普及率很高的现状,本文利用呼叫中心技术,开发了基于呼叫中心的鱼病诊断咨询系统.养鱼户可以通过拨入电话来访问本系统,选择自动语音服务或者人工坐席服务.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框架设计、鱼病诊断知识编码和系统的实现.通过系统测试证明,使用本系统能够方便、及时的将鱼病诊断相关知识传递给农户,实现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