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网络分析的耕层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

来源 :2014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基于相关数据库,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污染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规划期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可剥离表土再利用进行最优布局.结果表明:规划期可剥离耕地面积、土方量为611.05 hm2和992083.09 m3,以中产耕地占优势,可剥离表土再利用率达100%.从表土剥离空间调配上看,74.05%可剥离表土再利用的运输距离在3km范围内,63%表土再利用为相同土壤质地间的调配,同时再利用区耕地耕作层增厚4cm.从耕地质量空间布局上看,再利用区高产耕地以接收一等可剥离表土为主,中产耕地接收土方量以可剥离中产表土占优势,低产耕地实际接收土方量较少.
其他文献
六世纪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以及“旱稻第十二”)触及了植稻技艺的主要方面.搜集梳理经典文献以及历史学、考古学、农史学等多领域相关研究现有成果,对《齐民要
包世臣的《郡县农政》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的优秀作品之一.该书表明,鸦片战争前后,江淮等地农民所从事的大量农业技术活动,与水环境发生具体、内在而紧密的联系.针对稻、
西汉时期的代田区田方法带有显著农业技术推广性质,过去学界给予代田区田较高评价,从农业技术和土地利用技术方面考察,似有修正必要.代田精耕而不细作,区田细作而不精耕,都有
长江下游地区最近几年围绕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结合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了实证性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现了距今9000-1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稻
1998年以来,在以开弦弓为代表的苏南乡村,在传统的“稻桑”农业和新兴的“鱼蟹套养”农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润差别.富有养殖经验的农家租赁天然水面、耕地,经营“鱼蟹套养
本文针对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回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民众意识差、利用深度不足等瓶颈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经验,从整合规范、体系结合、
本文综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本文采用长三角地区1996-2010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工业废气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工业废气排放变化之间存
为了分享分展樟式,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该战略通过与沿线国家平等互助共赢来取得新发展,彰
人口学研究表明,造成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主要成因,一为生育率和出生率的下降,二为预期寿命的延长。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验证了这样的论断,但是现有异有同,并由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