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切开和经皮辅助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研究髓内钉治疗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时,经皮辅助(percutaneous assistance,PA)和有限切开(limited incision,LI)两种不同复位方法时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分别采用PA和LI方法复位治疗闭合复位失败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以重建髓内钉进行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37.8岁.受伤时间:7h~13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1例,其他2例,其中2例合并脑外伤,5例合并四肢骨折.损伤节段:C3、43例,C4、59例,C5、68例,C6、75例,C7、T12例.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治疗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疗效.方法 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患者随机分A、B组.A组30例,术前30min,以15mg/kg氨甲环酸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B组30例,术前30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14d行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明确是否有深静脉血栓.
目的: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使其容易累及神经或脊柱周围组织,位于齿状突的病变压迫脊髓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由于对脊髓及其周围重要结构构成威胁,应当及早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全麻满意后取俯卧位,肩下垫高颈部稍过屈位,术区强力碘消毒,铺无菌巾、单,切口贴创口保护膜。
目的:观察前路松解体内牵引技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接受经前路松解,后路生长棒体内撑开,二期后路固定融合治疗的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冠状面主弯Cobb角、主弯cobb角柔韧性、胸椎后凸角、顶椎偏移、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引起腹胀的原因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本科8个月来收治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引起腹胀的原因从生理到精神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分析,评估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明显。
[目的]合并有尺骨冠突和桡骨小头骨折的肘关节后脱位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损伤。临床报道较少,以往这种损伤经常被混合到复杂的肘关节损伤中报道,直到1996年Hotchkiss首次将这种复杂的肘关节损伤命名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此种损伤常导致肘关节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概念、发生机制、损伤后肘关节稳定性变化以及诊疗中的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短节段腰椎内固定技术在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多阶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椎间孔镜联合短节段腰椎内固定技术,术前,术后1d,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Colees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中较常见的,约占成人骨折的11%,因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且绝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明显,在间接暴力下易发骨折。对于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理念也在推陈出新,但每种治疗方法都是以尽可能恢复关节解剖结构恢复腕关节功能为基础的。
目的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分析比较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会议
目的:探讨膝关节切口治疗股骨干骨折及胫骨骨折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股骨干骨折及胫骨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及小腿交锁髓内钉切开复位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18月随访,术后8-16周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半年优13例,良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