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方法

来源 :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以实际测量点数据为插值条件,通过若干不同阶次的球面波源叠加拟合实际声场,实现全息面插值.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全息面声压数据,减小了测量间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由于实际测量间隔太大而损失了的倏逝波信息,使近场声全息图像得到了提高.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分辨率.
其他文献
研究了采用Bпp-42(Ni-Cu-B-Si系)及Пнд-13(Ni-Cr-Zr系)钎料光束真空钎焊的чC88弥散强化镍基合金的组织与硬度分布特点。Bпp-42钎料由于B的扩散使母材有明显溶蚀。显微硬度分析表明,采用Ni-Cr-Zr系钎料时母材-过渡区-钎缝的硬度分布相对均匀,而Ni-Cr-Zr系钎料由于脆硬的硼化物相的析出使钎缝和过渡区的硬度明显高于母材,反映了Ni-Cr-Zr系钎料光束钎焊的镍
该文用0.2mm厚的Al和40μm厚的Ni箔以Al/Ni/Al形式叠加作中间层,在900℃下施加0.2MPa的压力在真空中钎焊SiN陶瓷,研究了钎焊时间对钎缝金属组织及其宽度和接头600℃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接头的断裂特点;确定了最佳钎焊时间为60min,对应的接头600℃剪切强度为58.6MPa。
采用大功率、高能量密度电子束进行了表面超快速熔凝处理研究。随着电子束扫描速率的提高,电子束与基体的交互作时间缩短,熔凝层愈薄,冷却速率愈大。当扫描速率为80m/s时,熔凝层的冷却速率达到10-10K/s,首次获得Ti-Ni廉价非晶层。显微硬度值高达1420Hv,为基体的4.0倍。改变镀层厚度和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工艺规范组合表明,形成Ti-Ni非晶层的最佳镍含量为40~60℅。
利用电化学溶解-沉淀法从硫化氢中制取氢气和硫化锌是一种回收利用硫化氢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硫化氢含量、进气流速对吸收反应的影响,并对电解制氢和硫化氢吸收反应的匹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搅拌速度100rpm条件下,硫化氢的一次吸收率可达99.9﹪以上,电解液可循环使用,电解反应可在低电压(0.5V)和室温条件下进行,制氢电耗低于1.2kWh/NmH.
在隔膜式电解槽中,以PbO为阳极,Cu为阴极,研究了超声对硫酸介质中Cr电化学氧化生成CrO过程瞬时电流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解体系中引入超声,减小了电极表面的扩散层厚度,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强化了Cr向电极表面的传质,提高了瞬时电流效率.相同实验条件下,有超声作用时Cr电化学氧化过程的瞬时电流效率高于搅拌时的瞬时电流效率.瞬时电流效率随操作电流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本文以山东催化汽油、兰炼汽油和混合C为原料,考察了其芳构化性能,目的在于利于炼厂中过量的混合C,将其加入汽油中,在保证液收的情况下,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本工作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合成了Mn(Li,Ti)CoO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TPO技术考察不同含Co尖晶石型氧化物催化剂对柴油碳黑催化燃烧的催化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催化剂活性与其内在结构的相互关系.
本文对硫化NiW/AlO上NO分解、NO+H、SO+NO+H反应分别进行了考察.NO在350℃左右开始分解,并在450℃左右完全转化,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晶格硫会遭遇严重的氧化,并以SO的形式逐渐流失,致使催化剂最终完全失活.反应体系中引入H后,晶格硫的流失速度和程度可以得到缓和,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的活性仍会有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在反应体系中引入SO,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550℃时,S
在振动式微陀螺的工作过程中,角速率将导致检测轴振动对驱动轴振动的耦合,使驱动轴振动随着角速率的改变而改变,这必将影响微陀螺的测量线性度和测量精度.为此,在驱动回路中加入一个可调增益环节,接合适当的增益调整算法,保证驱动轴振动幅值恒定.本文讨论用自动增益控制使微陀螺驱动轴振动幅值保持恒定的方法,推导其自适应控制律,并且对该控制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动增益控制律使微陀螺驱动轴
本文针对某250ATV 车的振动噪声问题,研究其排气消声器与发动机之间的振动关系及其对噪声的影响.通过对消声器进行三维几何建模,有限元网格划分,计算得到消声器的振动模态,其结果与试验模态较为一致.分析发现固定在车体上消声器的模态频率前1 、2 和3 阶与发动机的往复惯性力的基频比较接近,在使用中消声器可能产生共振;第1 阶模态与排气基频也很接近,会引起再生噪声.研究表明,需提高原有消声器和吊耳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