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空间资源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ss_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工作,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供需系统的空间资源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市的空间资源配置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长沙市空间资源供需系统的高分值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需求系统高分值分布较少,且沿湘江东部汇聚,供给系统高分值片区数量相对较多且在城市中心区域聚集,低分值均出现在城市边缘;②长沙市的空间资源供需结构有待优化,需求明显滞后于供给;③长沙市空间资源配置水平总体一般,供需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湘江以东,浏阳河以南,湘府路以北,万家丽路以西空间资源配置水平最高;捞刀河以南,浏阳河以北的空间资源配置水平较高,并以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湘江以西以岳麓大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耦合协调度呈现递减的趋势.认为长沙市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调整空间资源的配置,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模式由基于城市间各类流动要素的"流动空间"取代了依赖物质实体的"场所空间",其中互联网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动要素,可用来表征城市间信息流联系.本文的研究对象辽宁省拥有省会沈阳和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他们不仅主导辽宁省经济发展,而且一直带动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从信息流的角度分析辽宁省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及
本文以太原市为例,结合太原市垃圾分类和相关设施布局规划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在垃圾分类起步阶段,因地制宜构建垃圾分类体系,将各类垃圾相关处置和收运设施科学布局和规划,并且共享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灌溉工程是人类改造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促进农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留存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也是城市演进与发展的影响者与见证者,我国拥有众多灌溉工程遗产亟待保护与利用.目前关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个别案例的探讨,缺乏对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系统完整的研究.本文基于遗产保护理论,梳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的概况及国内名录现状,从概念、价值、形态、申报途径与研究现状等方面分析其与世界遗产的异同,以案例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台风多发区域,台风过境会对沿线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严重破坏,损毁城市景观风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城市生产生活;重视台风对城市园林绿化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抗风能力,减少风灾原因造成的损失.探索基于台风风险区划的城市园林植物选配方法,根据台风风险区划和植物抗风性综合评价规范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减少园林植物受灾对城市的影响,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章通过回顾中山市城市设计的工作历程、体系建构,基于规划管理的思考,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法定化、可实施、全过程、参与性的城市设计对策建议.
由于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及高速的年增长率,城市停车供需矛盾逐年突出,已经成为大部分城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缓解城市停车难题,必须清楚掌握城市现状停车供需的矛盾特性,包括总量上的差距、区域上的差异、时间上的差异等.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停车供需矛盾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展开分析,提出基于城市道路卡口监控视频的车牌轨迹识别法来测算停车需求,得到供需矛盾量化分析结论,并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应用.
从20世纪末开始,广东省针对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断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从20世纪80年代的"输血式"为主的山区扶贫,到21世纪初期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产业转移,再到2007年以后的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以及2013年以后的城市间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演变.通过对广东省内区域差距的测度发现,在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非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发
城市住区是有明确边界的城市规划单元,对住区的雨水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城市的雨水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实地调研沈阳市7个样本住区的基础上,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进行真实场景的降雨模拟,通过分析各规划因素与模拟结果的相关性,探索住区雨水问题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的住区规划建设中实现良好的雨水管理提供一定的引导.
本文选取了北京、成都、景德镇的3个传统村落保护活化的典型案例,从物质空间、产业转型、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维度对其保护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剖析其动力根源、参与主体和利弊,并从三个方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活化提出思考和建议.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是我国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在国家和地方大力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背景下,探索海东作为都市圈次中心城市,如何与中心城市西宁实现有效的协调错位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研究价值.本文借助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大数据和新技术方法,分析研究海东与西宁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海东应首先与西宁凝聚发展共识、形成整体合力,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