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精品力作的基本特征

来源 :当代精品力作编辑出版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问题,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和策略,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提出“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着力加强优秀作品创作生产”的工作要求.精品力作,简言之,精益求精的,同类产品中的极品.因此,精品力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石,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从而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堪称精品?我认为,当代精品之作从最基础层面上讲,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具有原创性.精品必须要有创意、有创新.第二,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与精神,而记录这些时代特征与发展的作品正如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了当时的人文面貌和社会发展现状。更显示出其存在价值。第三,具有社会影响性。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的存在都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影响力,否则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精品力作于作者而言,如同怀胎十月生下的宝贝疙瘩,而编辑就如同妇产科大夫,对宝贝疙瘩一路细心呵护。孕前检查、孕期产检、临盆分娩、产后随访,一个孩子出生前后经历的这些,精品力作的出版也经历过:选题调研、选题论证、图书组稿、装帧设计、三审三校、图书上架、营销推广。编辑需要具备创新、实干、钻研、协作、沟通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好发现者、把关者、设计者、传播者,追求成为发起者,力争出版广大读者
科技类精品图书在积累和传播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多家知名出版社的科技类精品图书及其出版经验为基础,从内容、作者、质量三个维度分析了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特征,进而总结了出版科技类精品图书的有效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出版运行机制、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宣传推广机制.
精品图书的出版是一项大工程,其中要素很多,有关于图书内容的选题立意、作者遴选、审稿加工等,也有关于图书形式的排版、校对、装帧设计、印制等,后续还有关于图书销售的仓储物流、营销推广等.通常,关于图书形式的生产制作环节一向被认为是陪衬和装饰.诚然,内容是一本书的灵魂,营销对于精品图书的推广也意义重大,但生产制作的环节也不容忽视.生产制作是塑造图书形式的过程,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好的载体无法拯救内容低劣的
在互联网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数字化逐渐融入图书出版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然而,读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使纸质图书不可能全部淘汰;另外,传统图书经典、高雅、严谨的特质带来的厚重、系统、深刻的阅读体验也是纸质图书生命力的根源.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固然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视野和范畴,但是由此而来的各种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乃至虚假消息混淆视听,这些都为传统纸质图书留出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尤其近来,央视“
印前质量检查(以下简称“印前质检”)的实行,为提升出版物质量打造精品力作,又设了一道质量防线.在具体的质检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诸如没受到足够重视、定位不清、有检查无“治疗”等问题.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的实践探索,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就此提出了清晰定位、完善规章制度、质检透明公正、提高质检部门权威性、系统化互动、标准化探索、奖惩灵活有度和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的解决设想,以
积极落实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的“三个第一位要求”,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着力加强优秀作品创作生产”的工作要求与当代精品力作紧密结合起来需要“工匠精神”作为后盾.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待工作的一种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追求来源于对自己所创造产品的热爱.出版行业更是需要这种工匠精神,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作为一名出版行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而一本不好的书亦如此.编校工作是把控图书内容导向与图书质量的重中之重,要落实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的“三个第一位要求”,就要更加认识到编校工作在打造当代精品力作中的重要程度,提高编校工作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从事地学图书编校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目前中国出版业面临的现状是图书品种越来越多,而单品种效益越来越低,图书上架的周期也越来越短,缺少常销、畅销的精品力作.精品力作,即精心创作的作品,它应该不仅具有内容价值,同时还应具备经济价值.作为一名科技出版社的编辑,本文主要从科技作品出版的角度来探讨编辑在打造当代精品力作的作用.编辑在稿件加工和整理时的把关作用及对作品质量的提升显而易见.除此之外,编辑在前期的选题策划、组稿中耕和审稿阶段,不论是
科学出版社在我国科技成果的总结与传播方面起到中流砒柱的作用。不论从出版社的社会功能与使命来说,还是从我社具备的资源优势来看,我社的科普出版理应拿出累累硕果,并走在科技类出版社的前列,成为业内表率。近年来,总社倡导发展科普出版,很多编辑积极响应;作为不限专业及地域的出版门类,成都分社也力争在科普出版方面做出成绩,笔者也是借此机遇转入科普策划工作。但是,从社内的情况以及整个国内科普出版的现状来看,科普
难见精品力作是我国出版社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从精品力作与品牌建设的关系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论文认为出版社首先要厘清精品力作的标准,其次才是正确认识精品力作与品牌建设的关系,进而二者兼顾相互促进,在多出精品力作的基础上形成品牌进而在品牌建设中不断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