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早期手术后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guiqq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大面积烧伤术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回1顾性分析我院大面积烧伤经早期手术的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将年龄,性别,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以及血糖、血钠、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列为危险因素,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大面积烧伤早期手术术后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检索中医药治疗烧伤的理论、方法、剂型和实验研究情况.结果:中医药治疗烧伤的临床剂型丰富、使用广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方法多样,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中医治疗烧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治疗优势局限、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不足等问题,这有待烧伤工作者继续不断总结经验和进一步研究.
选择Meek植皮典型病例,包括肥胖患者、老年患者,不同部位、削痂切痂、分期分次植皮患者,对Meek植皮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高Meek植皮效果.
本文探讨福建省成人烧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烧伤预防措施提供参考.回顾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福建省烧伤中心收治的以烧伤为入院诊断的所有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划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组,并对其一般资料、烧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及部位、烧伤时间、住院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了解福建省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完善及时有效的儿童烧伤防治系统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4岁及以下烧伤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性别和年龄、致伤地点与原因、致伤时间分布、烧伤病情、伤后入院时间与现场处理、住院天数及治疗情况等.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病率居各类烧伤并发症的首位,其中急性肺水肿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重度吸入性损伤以及合并头面部烧伤的患者,出现该类并发症的时间早、病情重、变化快。一旦并发急性肺水肿,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处理严重烧伤、吸入性损伤等原发病,有效抗感染治疗,及时脱水、强心利尿,纠正外周血管持续扩张、纠正低蛋白血症,避免输入过多的晶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镇静和持续
本文量化评估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失血、输血情况,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回顾性调查2008年7月至2014年6月笔者单位连续收治的成年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资料.应用Budny公式计算手术失血量,量化评估输血量、Hb浓度,分析比较相关因素对失血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烧伤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多重耐药菌种类与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管理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计检出多重耐药菌株60株,其中以G-杆菌最为常见,占了75%以上,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最多,而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通过对耐药菌株分布情况分析可知,创面分泌物与痰液中分布
患者因右手及手腕热油烫伤8天,伴瘙痒流黄水5天,于2013.1.31入院,为求进一步治疗,拟诊"热油烫伤右手、手腕2%Ⅱ度,湿疹性皮炎"收住院.患者入院后给复方甘草酸6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口服开瑞坦10mg每天一次,创面外用10%氯化钠湿敷,无极膏外涂后包扎,每天一次,治疗2天后患者感觉痉痒明显减轻,渗出减少,入院第6天,创面基本愈合,予以治愈出院。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致颈部挛缩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例重度烧伤致颈部挛缩的治疗,采用颈部瘢痕松解植皮,埋置扩张器,胸前筋膜皮瓣,功能锻炼等不同的方法.结果:20例重度烧伤致颈部挛缩患者均恢复较为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再次严重颈部瘢痕挛缩,颈部功能和外形外形均较为满意.结论:根据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的病情特点,综合采用治疗方法,尤其是颈部瘢痕松解植皮和埋置扩张器,胸前筋膜皮瓣,可获得良好
烧伤后发生心肌梗死病例较少,已有学者发现重度烧伤后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心肌损,烧伤后发生心肌梗死原因虽不能明确,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可能与伤后血液浓缩、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介质及氧自由基过度释放、疼痛刺激、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例于入院18小时通过心肌酶学、肌钙蛋白、心电图出现QS波型得以明确诊断。但本例患者并无明显心前区不适,无胸闷、胸痛等主诉,当然亦不能除外患者受伤后创面疼痛因素所掩盖及气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