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胃排空与小肠通过时间的研究

来源 :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运用核素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胃半排时间(GET1/2)和小肠通过时间(SBT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了解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变化;研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血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胃黏膜变化与GET1/2和SBTT变化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但排除其他影响胃肠道运动疾病的患者共50例,按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Child A组19人,Child B组18人,Child C组13人;以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并且行腹部B超评估腹水状况.运用核素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GET1/2和SBTT.放射免疫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胃动素(MT)水平.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观察镜下胃黏膜的改变.应用SPSS8.0软件行有关统计学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和方法:用小剂量内皮素致肝硬化大鼠发生肝性脑病的模型,研究大黄乳酸菌片肝性脑病大鼠对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大黄乳酸菌片对肝性脑病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血浆内毒素和血氨浓度分别为1.500±0.330Eu/ml,4.803±1.266mg/L,而大黄乳酸菌片组为0.774±0.195Eu/m,2.429±0.449mg/L,大黄乳酸菌片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和血氨水平(P<0.001)
为了观察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作者对住院的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分别给与一般护肝治疗和一般护肝治疗+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李东垣饮伤证治理论及葛花解醒汤的科学性、实用性,探索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药物.方法:以56°白酒灌胃,1次/d,0.08ml/次.10g体重,制成酒精性肝病模型,分设模型组:用蒸馏水灌胃;对照组:肝泰乐按成人用量100倍制成溶液灌胃;大剂量治疗组:用100﹪葛花解醒汤煎液,0.1ml/10g灌胃;小剂量治疗组:用50﹪葛花解醒汤煎液0.1ml/10g灌胃,10天后取血及肝脏送检.结果:葛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特别是对肝窦壁病理改变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医药治疗在提高肝纤维化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及延长生存期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本文探讨合理、全面的评析、生活质量的测定是途径之一.
目的:为探讨维生素E对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维生素E为预防组,秋水仙碱为对照给药组,通过灌胃给药,每日一次.第12周处死动物作肝组织病理分析及血清PC—Ⅲ、HA含量测定.结果:各药物预防组两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维生素E高剂量组两项指标最低,与模型组及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血清PC—Ⅲ、HA水平变化一致.结
作者使用HA型一次性无菌血液灌流器(人工肝系统)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1例,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降低血胆红素、血氨等方面取得疗效,无不良反应.
早期肝硬化依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黄疸"、"癥积痞块"的范畴.本文在分析肝硬化病因病机的基础综述中医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及各种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7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并用相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ALT、ALb、TbiL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及ALT、ALb、TbiL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改善肝脏微循环、抗凝、抗炎、
目的:观察我院制剂中心生产的柔木丹颗粒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应用柔化丹颗粒联合心得安治疗肝炎肝硬化60例,与对照组(单用心得安)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木丹颗粒联合心得安对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