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高分子加固材料的放热特性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20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l Mining and Safety(2013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快速判断煤矿用高分子加固材料使用时,是否会由于材料固化反应的放热量过大而引发危害乃至灾害,提出了两步法快速判断加固材料自身的使用安全性和安全使用量的新方法.选用了四种煤矿常用加固材料为实验原料,首先利用两温度点(加固材料的最高反应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比较法研究了加固材料的放热特性,并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不会引起煤自燃为标准,结合热力学公式推算出加固材料的安全使用量.本方法具有简单和快速的特点,对高分子加固材料在煤矿中的安全使用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为适应我国水工程和民用建筑对防(截)渗、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的大深度和高质量的要求,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发了由液压双轮铣槽机和传统深层搅拌技术特点相结合起来的新型施工设备和工艺——液压铣削深搅水泥土地连墙机及其施工工艺.作为基坑支护方法之一,HCDMCSW是利用特殊的成墙施工设备在地下构筑连续墙体的一种基础工程新技术,具有挡土、截水、防渗和承重等多种功能。该机在掘进和提升
复式挤扩桩是一种新型的部分挤土桩,复式挤扩桩成套技术是对中国螺杆桩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承载力更高、沉降更小、成桩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能耗更低、工效更高,并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作业的成桩技术。其最重要特征在于,"下钻为小孔,提钻为大桩",由于复式挤扩桩的螺纹是在提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不会产生乱螺现象,形成的螺纹完整可靠.复式挤扩桩成桩工法包括复式挤扩桩成桩
以北京地铁14号线平乐园站为背景,勘察地面以下6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按其沉积年代分析工程性质,针对本工程特点和关键问题,我公司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成功研制开发出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垂直插入钢立柱的工法,较好地解决了施工难题.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是一种力学性能好、成孔深度大、成孔直径大的新型桩工机械,集取土、进岩、成孔、护壁、吊旗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植人钢立柱等作业工序于一体,效率高、工序
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工地为背景,根据钻探提示,分析各层岩土的形态特征,据此演算盾安DTR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在喀斯特地层的施工工程特征,根据地层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在喀斯特地层桩基施工中,本工法与采用泥浆护壁的钻、冲击成孔的大直径灌注桩及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法相比,在成孔成桩工艺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广西河池市俊蒙金地王一期工程57根DTR全套管全回转钻机
承压水上采煤常常面临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危险,而工作面底板暴露空间长度(采空区底板长度)和承压水压力则是影响承压水上回采工作面底板破断突水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工作面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在考虑工作面底板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的条件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承压水上煤层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底板暴露空间长度和承压水压力对底板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比研究了考虑流固耦合
针对目前煤矿采掘空间冲击地压防治不够体系化的现状,分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特征及监测与防治直接面对的重要问题,指出了采掘空间防治冲击地压的基础理论,并以此理论为主线建立了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掘空间冲击地压解危是针对冲击启动阶段,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外围因素复杂多变,但都归结于为冲击启动提供载荷源,基于冲击启动理论的防治冲击地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在结构上,横向采用了分"源"(载荷源)的思想;纵向采用
"动静叠加原理"是采掘空间周围煤岩体中的静载荷与矿震形成的动载荷叠加,超过了煤岩体冲击的最小载荷而发生的冲击矿压灾害.本文以某煤矿某一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2D,研究了在动静载情况下煤层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和屈服破坏特征,以及震源距煤层底板不同垂直距离情况下煤层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和屈服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在矿震产生震动时,煤层巷道围岩瞬间产生一个应力和位移增量,巷道应力和位移随着震动
微震事件是采动影响下围岩破坏的反映,支架阻力是顶板岩层运动下沉情况的反映,冲击地压的发生则与煤岩体的破坏状态等有关.以义马千秋矿21141综放工作面为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微震监测、支架阻力监测和现场观测,探讨了综放采场围岩破坏运动与冲击地压发生的关系规律.研究表明:(1)每次周期来压期间,微震事件能量和频次的平静期都会出现,其时间一般超前于支架来压时间3-4天;(2)受工作面推进速度和采动围岩的周
应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孤岛采场"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是由采场推进区域上方动态"C"型空间结构和其它采空区域上方静态"C"型空间结构相互衔接过程中、由上而下逐步动态形成的;结合岩层移动理论,分析了孤岛煤柱上集中压力显现和覆岩多层空间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内在联系,得到了覆岩中关键层形成空间结构时煤柱尺寸的计算公式.分析了"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理论在
从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线弹性特性入手,通过试验对煤岩的弹塑性性质及损伤演化方程进行了分析,首先发现无论是加载过程还是卸载过程,应力均为弹性应变的幂函数,煤岩表现为非线性弹性性质,而且每一个试样幂函数的指数为同一个常数;进一步重点分析了弹性模型、塑性应变与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伴随由岩石内部不均匀变形而产生内部摩擦而引起滞环现象,计算出了加载循环时煤岩消耗的机械能,明确了弹性模量与损伤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