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精油

来源 :第五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大蒜中萃取分离大蒜精油,超临界萃取后分离得到了高相对含量大蒜素的大蒜油,明显高于溶剂萃取法和水汽法所得.证明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就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工业化装置开发工作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应重视的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并且,介绍了目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业化装置开发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其次就加快超临界技术产业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就一些需澄清的认识进行了探讨.
本文讨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生产脱咖啡因茶在原料选择、原料处理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比较了几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产脱咖啡因茶的工艺.
本文采用临界CO流体技术对泽泻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研究,考察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夹带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是以40﹪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时间2.5h、压力25Mpa、温度40℃.
超临界流体反胶团能够增加极性物质和生物大分子在其中的溶解能力,从而扩展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形成稳定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含氟表面活性剂,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研究情况,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全氟或部分氟化的表面活性剂,而低成本、低毒性的碳氢表面活性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采用超临界CO流体萃取技术从石菖蒲中萃取分离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后二级分离得到了高相对含量β-细辛醚的挥发油,明显高于一级分离法和水汽法所和.在石菖蒲挥发油中共鉴定了42个化合物.
本文建立了模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传质过程的活塞流模型,采用单纯形法优化得到模型参数,并用差分法求和萃取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值解.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两者吻合很好,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899﹪~8.01﹪,模型具有优良的模拟效果.
本文利用SC-CO的方法萃取甘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并考察了不同压力、温度、粒度等因素以及溶胀剂的加入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萃取压力为15MPa,温度为323K时,颗粒的粒度40-60目,为甘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
通过番茄干粉粒度和含水率、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和提携剂各因素对番茄红素萃取率影响的研究,确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番茄红素的工艺条件为:番茄干粉粒度60~80目,含水率10~14﹪,萃取压力15~28MPa,萃取温度50~60℃,萃取时间1.5~2.0小时,萃取剂流量7.5~8.51/h(100g番茄干粉),提携剂用量5﹪.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的提取率为50~60﹪.
二十八烷醇是一种高级饱和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增强人的耐力、体力和活力,有效降低胆固醇.本文主要探讨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从甘蔗泥中萃取二十八烷醇的可行性,建立了二十八烷醇的萃取工艺,成功地进行了中试,并用气相-质谱联谱对粗品和精制品进行了分析.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合物二十八烯醇.
本文阐述了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和思路,并用药效学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改造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