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士王恽生平、著述及其诗文创作发覆

来源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王恽在文学、学术、文化上的重要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到后来,便愈不为重视,这固然与王恽个人的创作风格、学术视野有关。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自元代中期以后,北方文人地位大大下降,南方文士逐渐复归主流并大放异彩,其光辉掩盖了对于以王恽为代表的北方文人的研究视野,以至于其成就评价也随之有所忽略。因此,有必要对北方文士占据主导地位时期的整体学术旨趣、诗文创作环境加以还原,才能得出允恰合适的评定。为北方文士张目的同时也可窥见其失去政治、文学主流地位的一些事实,而王恽恰恰是最具代表性的突破口之一。
其他文献
吴晗的《胡应麟年谱》是学术史上首次对明代诗人、学者胡应麟的生平、思想进行全面观照的论文,亦是吴晗明史研究的敲门砖.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吴晗《胡应麟年谱》在胡应麟
《台湾诗乘》系台湾诗人连横先生继《台湾通史》后编纂的一部以台湾历史发展为主轴,包含文化,风景,民俗,战役等多元素的诗歌总集.此书以保存台湾诗歌为目的,收录了1402(明建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作者“庸愚子”,近百年来学界多认为即金华蒋大器,仅有序末署名印鉴之孤证,不足为凭.或谓庸愚子乃浚县主薄栖霞人蒋大器,因卢楠《故浚尉静庵蒋公哀辞》
通过全文对校, 《苏轼资料汇编》所录的《苏文忠公诗集》存在许多讹误与遗漏.共有错别字65处,脱写之文12处,衍文1处,遗漏纪昀评语28处,删去纪昀所引查慎行评语101处.此外,几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出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项目,虽然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局限和影响,使得点校本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点校本是无愧于一个
中州河南的书院历史悠久,至有清一代更是经历了波折中复苏、勃兴并全盛、衰落而改制、最终消亡的历史过程.同时,围绕清代中州书院的活动和历史进程而展开的各种文学也呈现出
北宋靖康二年(1127)三四月间,徽宗、钦宗二帝连同后宫妃嫔、皇子王孙、伎艺匠人等,被金人俘虏北上,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变".在汉语词汇中,"狩"乃帝王出奔或被俘之婉辞,这一语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其中雪苑社"雄踞中州坛坫,南北畏其锋".雪苑社盟主侯方域是明末的风云人物,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侯方域及雪苑社友的诗歌,或描写家乡风物,或表现战
作为一代宗师的黄庭坚,其诗歌以较高的艺术成就与推陈出新的变革精神而令人瞩目、备受推崇.于此,学界多有论及.而他的茶诗与香诗同样出众,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不仅诗作数量较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推崇夏政的基础上勾勒出一套不同于儒家政治思想的治国为政之策和为人处世之道,并从这些主张中产生出了"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