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光谱遥感估测条锈病对混种小麦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高光遥感测量不同发病程度的混合种植的小麦的冠层光谱,用光谱数据提取植被指数,研究产量与光谱和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产量损失估计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不同品种混合种植,某些混种组合的产量大于单种的产量,说明适当的品种混合种植对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同时能控制病情的发展。
其他文献
1目标和概述rn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日趋密集,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同时各种犯罪活动也呈爆发式增长,犯罪手段日益丰富隐秘.加之交通便利
期刊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丝轴黑粉菌[ Sporisorium reiliana (Kühn) Clinton]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病害,在中国北方春玉米产区发生较为严重,随着感病品种的种植,丝黑穗病逐年蔓延加重,
  弯孢霉叶斑病是威胁我国玉米可持续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玉米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发生与为害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对该病抗性机制研究并不深入。本研究以玉米抗、
会议
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CR分区喷氨控制系统,在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宁东电厂)660MW机组建设投运以来,解决了超低排放带来的喷氨不
期刊
说到这个题目,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国的花木兰和法国的圣女贞德。这两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女性虽然彼此远隔干山万水,所处的年代也不尽相同,但她们的故事却流芳百世,并带有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是引起玉米弯孢叶斑病的一种丝状病原真菌,该菌在致病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DHN黑色素,沉积在附着孢壁积累足够的膨压来穿透植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变异和遗传进化研究.本试验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河南省小